壹 古今字古今字是个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也就是古今分化字问题。把分化前一字写多词时期的字称为古字,把以后分化出来的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 古今字是一个传统训诂学术语,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 “三礼”时最早使用了古今字这个术语。如 《礼记·曲礼下》: “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 予一人。”郑注:“ 《观礼》曰: ‘伯父寔来,余一人嘉之。’ 余,予,古今字。”余字在甲骨文中已有,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在西周金文辞中习见; 而予字最早始见于战国文字,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晚于余字。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汉书·艺文志》的 “凡 《论语》十二家”部分有“《尔雅》三卷二十篇。《小尔雅》一篇,《古今字》一卷”的纪录,说明汉朝已经有人专门研究古今字问题。 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段玉裁在 《说文解字注》的 “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 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籀文为古字,小篆、隶书为今字也。 古书中的古字用例是非常多的。比如: 上古 “说”字,除了 “说话”,“游说” 的意义外,还表示 “喜悦”、“高兴”等意义。《论语·学而》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其中的 “说”字,后来写作 “悦”。在表示 “喜悦”这个意义方面,“说”字先出现,是古字; “悦”字后出现,是今字。“说”和 “悦”就构成了一对古今字。再如: 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 《城濮之战》 ) 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案之战》) 于是翦其发。( 《顺民》 ) 臣错屮茅臣。( 《晁错传》 ) 张脉偾兴,外彊中干。( 《韩之战》 ) 以上加“·”号的字所记录的词,在各句中分别表示联婚、擒拿、剪除、草介、强劲的意思。后世再记录同样的这些词时,不再使用昏、禽、翦、屮、彊,而改用婚、擒、剪、草、强了 (故意仿古的文章除外) 。于是昏—婚、禽—擒、翦—剪、屮—草、彊—强就构成了古今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