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节盘根
1 树木坚硬的根、节盘曲交错。多用以比喻事情错综复杂,难以处理。
唐 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墨绶铜章,有错节盘根之化。」 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错节盘根须利器,看冰山终怕阳光莹。」 廖仲恺《双清词草》:「丘壑移来抒胸臆,错节盘根写照。」亦省作「错盘」。清 钱谦益《直隶应天府句容县知县罗延光授文林郎制》:「再更句曲,试於错盘。」 张恭《狱中口占》诗:「事到错盘才节见,身如傀儡任丝牵。」 2 形容人坚韧不拔。
清 李渔《怜香伴・议迁》:「错节盘根是异材,移向别处倚云栽。」 清 黄辅辰《戴经堂日钞》:「欲以卧薪尝胆之心,展其错节盘根之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