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夢(梦)寐 我想有个家
释义

夢(梦)寐 我想有个家

(甲)



(篆)


甲骨文的“梦”与“寐”都是在床上发生的。这边厢床上是位须眉男儿正在做着惊喜交加的美梦,那边厢床上是位熟睡的花季少女。做美梦的人在做梦;而熟睡的花季女子未必就不做梦。
梦与寐,大都发生在家里,因此归本集来解。
人类自有了思想,梦就从此开始了。梦的发生,肯定比语言要早。梦是生活的影子,也是生活的另一种境界。它随着生活飘然而来,同时也随着生活悄然而去,梦有时还是生活的动力,没有了生活,梦自然也就结束了。
梦是人脑的另一种活动方式。梦与寐都是欲望的潜台词。梦是虚妄的,生活才是真实的。欲求不能,求之不得时才用梦境、寐语来体验生活的真实。


在梦境中说梦。
在梦境中说颇具梦境的 “梦” 字。
梦与寐,同以m(ㄇ)为声母,同声同源,同出一个造字的思维逻辑。
甲骨文一款的 “梦”,是一幅具有动感状态的图画,叫“古人梦呓图”。你看他平躺在床(“爿” 甲骨文床的标意符号,左右无别)上(本为横着放置,为了契刻的方便,一般都作竖形处理),眼睛睁得大大的,手还在那里挥舞,不是在做梦、说梦话么?二款与一款无别。三款增加 “眉” 的形状,这里有两个用意: 一是刻意标示做梦的主人公是位浓眉大眼的七尺须眉,二是为梦增加声符,因为 “梦”、“眉” 都是以m(ㄇ)为声母。四款的“梦”,是前三款的瘦化和更富浪漫色彩的简约。虽然人在床上睡觉,却手舞足蹈,一定在做美梦。尽管它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的,但是造字者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艺术造诣却表现得淋漓尽致。梦,殷墟卜辞用为做梦,“王梦帚(妇)好,不唯孽”。说商王武丁做了一个梦,大概是他的老婆妇好不生孩子。
金文的“梦”,从“宀”(音绵),从“疒”,从“夢”,梦也声,为形声兼会意字。首先 “梦” 是在屋室之内做的。造字者将此梦是作为魇梦来处理的,故增加形符“病” 旁。“夢”,这时已经脱离了契刻的象形表意,向书写的文体方向迈了一步,变作会意字。“夢”,上中下由三部分组成,原来的 “浓眉大眼” 变成 “苜”;苜下的 “人”隶作 “勹”(“人” 的异体字); “人”下的卧床,变成 “夕”,夕在甲骨文时期是夜晚的标意。金文全字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晚上在屋室之内睡觉,感到受压,呼吸困难,梦中睡魇,或惊叫而醒。许慎释 “寐而有觉也。” 按小篆形体释 “夢,不明也。从夕,瞢省声。” 解释得相当含糊。于是,从瞢省所造的汉字都有 “不明”、“模糊”、“看不见” 的含意:
瞢:(音盟) 眼睛看不见东西。
懵:(音猛)无知的样子。
甍:(音盟)设在屋顶外部用砖瓦之类层垒凸出的屋脊,从屋内是看不到的。
薨:(音烘)古代对有爵位之人死去 (闭上了眼睛再也见不到了) 的称谓。
楷书的“梦”,去掉一个“宀”,去掉一个“疒”,是夜深人静,在月亮湾做了一个纯粹的甜 “梦”。
人间生活,千头万绪,梦里世界,五彩缤纷。在古人的意念里,梦日生贵子。梦月生子贵。梦熊生男婴,刘禹锡有吟“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梦刀升官位,王安石有咏“行追西路聊班草,坐忆南州欲梦刀”。梦笔文章大进,李商隐有诗“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 梦花如得绣囊,元代郭畀有颂 “梦花不羡雕虫巧,试草曾供倚马忙。” 梦兰怀贵子,杜甫有韵“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梦里蝴蝶是幻梦;南柯一梦是长梦; 梦兆熊罴是喜梦; “啼时惊妾梦” 是美梦。至于说 “吾不复梦见周公”,是孔子对自己老不中用的哀叹。祝人升迁称梦松; 求得贤才曰梦卜; 贺人长寿词梦龄。当然,梦里的思想就是梦想,梦中的话,雅曰“梦呓”。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古今最有名的 “梦”,要算 “梦华”一梦。黄帝昼梦华胥国堪称是一场大梦。华胥 “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 其民无私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天殇;不知亲己,不知疎物,故无爱憎; 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 (《列子·黄帝》)黄帝对梦中之国仰慕不已,大悟其道,仅二十八年国家大治。黄帝的理想是通过 “白日做梦” 实现的,在文字出现以前的国度里,大概 “梦” 就最具感染力、号召力、推动力了。对于华胥梦,后代骚人墨客,多有赞许,唐代张燕公有诗: “共蹑华胥梦,龚黄安足寻。” 是说黄帝的华胥梦是再也找不到了。宋代刘克庄也有 “梦入华胥国土来,哈台不省夜何其。” 是说梦入华胥国,连是夜晚都不晓得了。陆游更有 “饭余一枕华胥梦,不怪门生笑腹便。”可见他华胥梦做得多么甜美。
在当今最具幽默韵味的 “梦”,要算 “梦尸得官”和 “梦屎得财” 了。古代有梦尸为得官预兆的说法,《世说新语·文学》: “人有问殷中军(浩): 何以将得位而梦官器,将得财而梦矢秽。殷曰: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 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原来古人将官位与臭尸挂钩; 将钱财与粪土等同。文豪苏东坡还有诗句,“居官死职战死绥,梦尸得官真古语。” 看来,这吏部真的可得给它的所属申请梦尸、梦屎的专利了。
梦,这个词,在今人的语感中总能联想出许多快乐的东西,而对生活在可怕的迷蛊世界的古人,它甚至是走向死亡的预感。因为对他们来说,客观世界与自然过多地充满鬼怪与神秘。而对普通人来说,短暂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恶梦。梦,是人生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的始终; 人,不能没有梦,但梦醒了要有路走。
简化后的 “梦” 字,从林从夕,为会意字。往后的梦是在月沉树下的林中做的。这 “梦” 或许兆示人类未来对生活方式的一种憧憬,是超前的设计,其构思雅而绝。
有句歇后语: “做梦娶媳妇——竟想的好事。” 可还真的有人像贾府的宝玉一样在梦中 “妹呀”、“妹呀” 的叫。
甲骨文一、二款的 “寐”,左右无别,从 “宀” (屋室的标意),从 “女”,从 “未” (注意: 这绝对不是木,木在甲骨文时不是这形体),未也声,为形声兼会意字。未,妹的本字,它取象于一株未开花的树,是个会意字,以此喻指那些未成年的少女与含苞待放的未字闺秀。全字的音、形、意相当一致,其标意也十分明确: 妹,待字闺中。有人以 “未” 讹 “木”,并且说古人以木在室内就枕,这实在是忽略了 “木” 与 “未” 的细微差别,而闹出的一个不大的笑话。
古文的 “寐”,从瞢省,从 “爿”,从 “未”,为形声兼会意字。瞢省兼声符,“爿” 在这里是床的标意符号,造字者将“女”换作床想来是刻意的,因为“未”,妹之本字,是当然的女性角色(有关 “未” 的女性信息,请参阅本书第一集《兄妹,天地之大义也》,第279—294页)。《说文》: “寐,卧也。” 是的,妹若无床,怎么个卧法? 古文 “寐” 内储的全部信息是: 妹,卧而梦。
寐的本意是卧而梦,《诗经·卫风·氓》: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按在床曰寑,病寝曰寝,隐几曰卧,合目曰眠,眠而无知曰寐,睡不脱冠带而眠曰假寐。” 熟睡后的寐,自然做梦,寐而语称寐语,宋代梅尧臣有诗句: “始知端正心,寐语尚不狂。”
甲骨文的“梦”与“寐”都是在床上发生的。这边厢床上是位须眉男儿正在做着惊喜交加的美梦,那边厢床上是熟睡的花季少女。做美梦的人在做梦; 而熟睡的花季女子未必就不做梦。


此卜辞中镶有一“梦”字。卜辞为:辛未贞,王梦兄戊方从不唯咎四月。


以上这些梦中说梦的话,白居易以诗的风韵如是说: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读禅经》)
近距离镜头:
时间: 古往今来。
地点: 十字街连理殿。
主演节目: 梦寐以求。
主台词: “我们想有个家。”
愿诸君好事如梦,好梦成真。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