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
1 春天;温暖的春天。
《管子・地数》:「君伐菹薪,煮泲水爲盐,正而积之三万锺,至阳春,请籍於时。」 唐 酒肆布衣《醉吟》:「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清 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朝罢袖香微,换了轻裘朱履;阳春十月,梅花早破红蕊。」 徐迟《我们工地的农场》:「秋天的阳光,胜似阳春。」 2 比喻德政。
南朝 梁 沈约《梁鼓吹曲・昏主恣淫慝》:「悠悠亿万姓,於此睹阳春。」 3 比喻恩泽。
唐 欧阳詹《上郑相公书》:「上天至仁之膏泽,厚地无私之阳春。」 4 比喻温柔淫靡。
《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叮咛此去姑苏城,花街莫听阳春声。」 5 古歌曲名。是一种比较高雅难学的曲子。汉 李固《致黄琼书》:「嶢嶢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後用以泛指高雅的曲调。
南朝 宋 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蜀琴抽《白雪》,郢曲发《阳春》。」 唐 白居易《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因题卷後》诗:「《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明 许潮《写风情》:「我安排彩袖,殷懃捧玉髓。轻盈舞羽衣,务教他锦囊倾出阳春句。」参见「阳春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