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古陶文彙編4.127,戰國
契止。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35背,戰國至秦
喜契(潔)清。

增訂漢印文字徵
張契。

元天穆墓誌,北魏
道契淹門。

慈慶墓誌,北魏
契闊家艱,屯亶世故。
按: 下从廾。

竇泰墓誌,北齊
劬勞旌甲,契闊風塵。

段模墓誌,隋
圎方合契。

獨孤開遠墓誌,唐
執契君臨。

成惲墓誌,唐
風月重親朋之契。

大德超寂墓誌,唐
爰申久契。

朱庭玘墓誌,唐
契志真源。
《説文》: “契, 大約也。从大从㓞。《易》曰: ‘後代聖人易之以書契。 ’ ”
“大約”指商業活動中的契約文書等,類似於今之合同。初以竹木爲之,寫上契約内容後,在背面刻上符號,從中間剖開,雙方各自收執。“丰”就是背面用來合縫的符號,類似於今日之騎縫章。“刀”是用來刻寫、剖分的工具。因此“契”與“栔”本一字之分化。

★常◎常


qì形声,从大,(qià)声,本为“”的分化字,义为用刀刻契据,引申为用刀刻(后作“锲”)、契约、字据、相合、心意投合等。
【辨析】
❶以“契”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xì:禊∣xiē:楔∣qiè:锲∣qiā:葜。
❷契/刻 这两个字都有刻义,读音相近,是同源字。

会意象形字。 甲骨文为“㓞”,右边为“刀”,左边三横一直,是刀刻出的形状,可能与记数有关。《释名》:“契,刻也,刻识其数也。”解放前,云南红河哈尼族农民与地主的租约便是一块板条。交租数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一横代表一箩谷(约50斤)然后一分为二,各执一半。古代在龟甲、兽骨上灼刻文字和灼刻文字用的刀具,皆称契。楷书作“栔”,意为刻在木上。后讹变为“契”。“大”可看成是“廾”的变形,意为“双手捉刀”。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碶(碶闸)

禊(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
jié
絜(丝之端也)
潔(简化为“洁”,清洁)
qiè
挈(提纲挈领)
锲(锲而不舍)
xiē
楔(楔子)
qiā
葜(菝葜,一种中药用植物)
jiá
恝(恝然,冷漠的样子)
相关链接
齧(niè),以“㓞”为意符,兼表音,现简化作“啮”。

(qì)

大約也。从大,从㓞。
【按】契的初文作“㓞”,以刀刻物,本義是契刻,後作“鍥”。因所刻之物常被用作印信,故引申指契約。

【析形】会意字。古文字形从大、从字右从刀,左边的一竖三横表示用刀在木条上刻下的记号,是契刻的“契”的本字。
【释义】《说文》:“大约也。”本义是符节、凭证、字据等信物。古代契分为左右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用时将两半合对以作征信。后泛指契约,如[田契]、[地契]、[卖身契]等。由契约义引申为盟约,由合征义引申为契合、投契。古书中又取代表契刻义。[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机会。[投契]谓意气或见解相合。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first meaningful part is 大(dà,large),and the other .The right side of is a knife while the left sideone vertical stroke and three horizontals refer to the three tokens carved in a wooden bar with a knife.
【original meaning】The certificate,documents,writings and other keepsakes.Ancient lease was divided into two halves,each party holding one.

*

(9画)

【提示】上左是丰,起笔是横,不是撇。上右是刀,不要错写成刃。

*

9画 大部 
(1) 〈书〉 用刀凿刻龟甲。泛指刻(物)。
(2) 〈书〉 刻的文字: 书~|殷~(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3) 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合同、文书、字据: ~据|~约|地~|房~。
(4) 投合,情意相投: ~友|默~|投~。
 另见xiè(442页)。


*xiè

9画 大部 同“偰”。
 另见qì(322页)。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