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 ) 漢印文字徵 奥奮。 按: 从冞从廾。
 檀賓墓誌,北魏 君稟鴻流之奥原,承孤峰而特秀。
 淨智塔銘,東魏 堂奥可窺。
 諸葛亮祠堂碑,唐 西南奥區。
 裴咸墓誌,唐 爾其儒業覩奥。 《説文》: “奥, 宛也。 室之西南隅。 从宀宀聲。” 漢印从冞从廾會意。趙平安認爲 “宩”即“罙”字, 而“罙”則是“ (灶)”之訛(《説文小篆研究》)。 “ ”本“灶”之初文, 故“奥”字實際爲从初文灶形、廾會意,从廾以行灶事。本義當同灶有關,或即爲灶。《説文》所釋爲引申義。
奥★常◎常
ào表意,小篆从宀、釆、廾,宀为房屋,釆为辨的本字,廾为拱的本字,表示辨别不同的神灵而供奉之。隶定为“奧”,中间是釆;又作“奥”,中间改为米。本义为室内西南角,古代祭祀时陈设神主(祖先或神灵的牌位)的地方,引申为尊长居坐之处、内室、室内的深处、幽深的地方、含义精深等。 【辨析】 ❶以“奥”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ào:懊、澳∣ō:噢。 ❷在台湾,“奥”的上部中间是釆,不是米。 ❸奥/澳 见5页“澳”。 奥ào (篆) 小篆有一个屋宇的侧视轮廓,表示居室,双手“廾”捧着的似为谷米,像是敬奉长者或神灵。古代的神位与尊者深居堂屋的西南角,是进深安静的所在,素有“堂奥”之称。从金文字形看,“奥”与“深”形相似,义相通。“奥”,因奥是堂之一隅,又可读作yù(《正韵》:“乙六切,音‘郁’,隈也。”)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ào 澳(澳洲) 懊(懊恼) 隩(另读yù) yù 燠(燠热) 薁(薁,一种植物) 相关链接 “襖”(ǎo)也是以奥为声符,简化为“袄”。
*奥ɂəw[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宛也。 室之西南隅。 从宀、𢍏聲。 (七篇下) 屋裏添柴取暖的地方,習慣在西南角落。有以牛糞為燃料者。 *奥ào12画 大部 (1) 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泛指室内深处: 堂~。 (2) 含义深,不易理解: ~秘|~妙|古~|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