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禹贡》:「厥贡璆、铁、银、镂、砮、磬。」
《史记・货殖列传》:「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
《水浒传》第三八回:「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
明徐渭《送友人》诗:「君把辔与秋,触手冷於銕。」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编第四章第二节:「铁的发现,大约是在商代,到西周时期,已成爲习见的事物。」
2 铁制的器物。(1)指农具。《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赵岐注:「以铁爲犁,用之耕否邪?」
杨伯峻注:「铁,此指农具,古人有以器物的质料代其器物之名的修辞条例。」(2)指兵器。《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兵尽矢穷,人无尺铁。」
刘良注:「尺铁,兵器。」唐 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毛泽东《团结起来,划清敌我界限》:「敌人大炮比我们多,但士气低,是铁多气少。」(3)指铁衣,铁甲。元 宋旡《战城南》诗:「冻指控弦指断折,寒肤着铁肤皲裂。」明 王志坚《表异录・军旅》:「侯景浴铁数千叶,翼卫左右。注:言铁甲坚滑,若以水浴之也。」(4)指铁马,檐铃。明 康海《香罗带・离思》套曲:「只见雕窗静,绣帏揭,无言怕听窗外铁。」参见「铁马」。
3 像铁一样的颜色。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驾铁骊。」
郑玄注:「铁骊,色如铁。」
宋 曾巩《冬望》诗:「霜余荆 吴倚天山,铁色万仞光鋩间。」
鲁迅《呐喊・社戏》:「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4 比喻坚强刚劲。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刘兄日间所言,此时怕铁好汉也不敢去。」参见「铁骑」。
5 形容确定不移。
刘少奇《论党内斗争》二:「列宁并且确定了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党有统一的铁的纪律。」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这门亲事算是铁了。」
梁斌《红旗谱》五十:「贾老师郑重其事地说:『看样子反动派对二师学潮,已经铁了心了。』」参见「铁誓」、「铁证」。
6 通「驖」。赤黑色的马。
《初学记》卷二九引三国 魏 贾岱宗《大狗赋》:「绝驷铁之猲獢,云何卢令之足书。」
《诗・秦风・驷驖序》「驷驖,美襄公也」
清 阮元校勘记:「小字本、相台本同,唐石经初刻铁,後改驖,经『四驖孔阜』同……铁爲驖之借。」
7 古丘名。春秋 卫地。在今河南 濮阳北。
《春秋・哀公二年》:「晋 赵鞅帅师及郑罕达帅师战于铁。」
杜预注:「铁在戚城南。」
《左传・哀公二年》:「登铁上,望见郑师众,大子惧,自投于车下。」
杜预注:「铁,丘名。」
8 姓。明有铁铉。见《明史》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