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顿¹
释义 顿¹ dùn ㄉㄨㄣˋ
13画 页部4画 统一码:9813 大五码:B979 国标扩:EE44
1 以首叩地。
《说文・页部》:「顿,下首也。」
张舜徽约注:「顿之言抵也,谓以头触地也……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顿』字下引《说文》,作『下首至地也』。」参见「顿首」。
2 指点头动作。
叶圣陶《一个青年》:「他不顾这些,只狠狠地顿一顿头,想运出一点例外的力气。」
3 以足跺地。
南朝 鲍照《舞鹤赋》:「引员亢之纤婉,顿修趾之洪姱。」
乔知之《羸骏篇》:「摇珂啮勒金羁尽,争锋足顿铁菱伤。」
《再生缘》第十二回:「孟公司马双靴顿,韩氏夫人两泪倾。」
李古北《农村奇事》一:「牲口们顿着蹄子,由於疲劳和饥饿想叫唤几声。」参见「顿足」。
4 以物触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
《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一个回身,把船头顿了两顿。」
老舍《茶馆》第二幕:「﹝唐铁嘴﹞:你看,哈德门烟是又长又松,(掏出烟来表演)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参见「顿戟」。
5 叩击;敲打。
王嘉《拾遗记・魏》:「时南越献白象子在帝前,曹彰)手顿其鼻,象伏不动。」
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表嫂说:『嗨,头上顿了个窟窿,直流血。』」
6 顿仆;跌倒。
陆贾《新语・资质》:「仆於嵬崔之山,顿於窅冥之溪。」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荡水》:「军人竞就杀举辇者,乘舆顿地,帝伤三矢,百僚奔散。」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二年》:「惧,不觉上起,犹坐如初;及还,未至床而凭空,顿於户下,因病。」
胡三省注:「踣而首先至地爲顿。」
7 从高处往下行。
南朝 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山行穷登顿,水涉尽洄沿。」
8 毁坏;败落。
《国语・周语上》:「其无及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
韦昭注:「顿,败也。」
王充《论衡・幸偶》:「城门久朽欲顿,孔子过之,趋而疾行。」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不恃人而恃器,国威所以愈顿也。」
9 疲劳,乏力。
《左传・昭公元年》:「师徒不顿,国家不罢。」
杨伯峻注:「顿,疲弊也,挫伤也。」
元稹《望云骓马歌序》:「德宗皇帝以八马幸,七马道毙,唯望云骓往来不顿。」
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兵久则顿,役久则怠。」
赵执信《海鸥小谱・柳梢青》:「无计枝梧,病身陡顿,春梦模糊。」
10 撤除;舍弃。
《文选・曹植〈七启〉》:「於是駴锺鸣鼓,收旌弛旆,顿纲纵网,罢獠回迈。」
李善注:「顿,犹舍也。」
《晋书・陆机传》:「故强收其请隧之图,暴顿其观鼎之志。」
11 排遣,消除。
杨万里《和昌英叔久雨》:「更着好风堕清句,不知何地顿闲愁!」
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词:「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陈允平《唐多令》词:「欲顿闲愁无顿处,都着在两眉峰。」
12 抖动;振动。
陆机《应嘉赋》:「仰群轨以遥企,顿骏羽以婆娑。」
韩愈《上张仆射第二书》:「凡五藏之系络甚微,坐立必悬垂於胸臆之间,而以之颠顿驰骋,呜呼,其危哉!」
茅盾《林家铺子》三:「每逢卖得了一块钱,看见顾客欣然挟着纸包而去,林先生就忍不住心里一顿,在他心里的算盘上就加添了五分洋钱的血本的亏折。」
13 整顿;顿而使齐。
《後汉书・马融传》:「然後举天网,顿八紘,揫歛九薮之动物,缳橐四野之飞征。」
《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七》:「臣闻顿网探渊,不能招龙;振纲罗云,不必招凤。」
李善注:「顿,犹整也。」
顾炎武《京阙篇》:「密切营三辅,恢张顿八紘。」
14 挣;甩。
杜甫《述古》诗之一:「赤骥顿长缨,非无万里姿。」
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摺:「大力鬼顿不开眉上锁,巨灵神劈不断腹中愁。」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早听见门里看家的狗瓮声瓮气如恶豹一般,顿着那锁链子咬起来。」参见「顿缨」。
15 停顿,停止。
《文选・傅毅〈舞赋〉》:「击不致筴,蹈不顿趾。」
李善注:「蹈鼓而足趾不顿,言轻且疾也。」
《西游补》第十一回:「行者看罢,便要进去。忽顿住了脚。」
康濯《春种秋收・故事》:「看上书是一页一页往下翻,写上字是刷溜溜地--笔尖儿顿都不顿。」
16 住宿;驻屯。
《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经于隅泉,是谓高舂;顿于连烂石,是谓下舂。」
《文选・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南归憩永安,北迈顿承明。」
李善注:「顿,止舍也。」
《新唐书・韦待价传》:「会其副阎温古逗留,又天大寒,待价不善抚御,师人多死,饷道乏,乃旋师顿高昌。」
17 留,逗留。亦谓较长时间的居留,滞留。
後蜀 顾敻《袁氏传》:「愿郎君少顿内厅,当暂饰装而出。」
《四游记・华光占清凉山》:「﹝华光﹞自思曰:『只因文殊普贤这两个人,一个装聋,一个作哑,将茶顿住我,才赶不着龙瑞王,去到灵山。』」
《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我同他顿在一块儿这许多年,还有什麽不知道的。」
《中国现在记》第二回:「兄弟原先是在云南顿过几年,也是这里老中堂的提拔。」
18 宿食之所;馆舍。
《宋书・鲜卑吐谷浑传》:「於是拥马西行,日移一顿,顿八十里。」
《隋书・炀帝纪下》:「每之一所,辄数道置顿,四海珍羞殊味,水陆必备焉。」
封演《封氏闻见记・刚正》:「狄仁杰爲度支员外郎,车驾将幸汾阳宫仁杰奉使先修官顿。」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十二月,调兵悉集,戒严在顿,遣将军启仑南视形势。」
胡三省注:「顿者,次舍之所。」
19 指宿食所需之物。
元稹《连昌宫词》:「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新唐书・惠宣太子业传》:「昭宗莎城,独知柔从,乘舆器用庖顿皆主之,大细毕给。」
20 放置。
《三国志・魏志・高句丽传》:「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傍顿钱帛,至生子已长大,乃将妇归家。」
恽敬《散季敦说》:「越二日,有健足负巨厢顿於地,启之,则敦与汪云海所作图在焉。」
王少堂《武松・斗杀西门庆》:「陈洪坐下,手下人把酒肴食盒顿在屋里。」
21 昏乱。
《淮南子・要略》:「今学者无圣人之才,而不爲详说,则终身颠顿乎混溟之中,而不知觉寤乎昭明之术矣。」
《广雅・释诂》:「顿,乱也。」
王念孙疏证:「《淮南子・要略》云:『终身颠顿乎混溟之中……』是顿爲昏乱也。」
22 佛教语。顿悟。
《肇论疏》引南朝 竺道生曰:「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照极。以不二之语,符不分之理,理智恚释谓之顿悟。」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有一辈使拳头、喝神骂鬼,和那等盘踝膝闭眼低眉,说顿的,说渐的,似狂蜂争二蜜,各逞两下酸甜。」
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如果他作偈叫做顿悟的话,那也只能说由渐悟积而成顿,并非无端忽然能作偈。」参见「顿悟」。
23 佛教语。顿教的省称。
慧远《维摩义记》卷一:「大教有二,一渐二顿。」
龚自珍《重辑六妙门序》:「昔者大师判八教曰: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参见「顿教」。
24 书法和绘画的技法之一。
方薰《山静居画论》上:「钩勒之法,一顿一挫一转一折,而方圆椭角之势、纵横离合之法尽得之矣。」
祝嘉《悬臂论》:「全力达到毫端,则一提一顿,一转一折,一收一缩,都能力透纸背,所谓入木三分的了。」
25 指句子中按语气应稍稍停顿的地方。
马建忠《马氏文通・论句读》:「凡句读中,字面少长,而辞气应少住者,曰『顿』。顿者,所以便朗诵,於句读之义无涉也。」
26 指诗歌的音组。
《诗刊》1978年第2期:「诗歌的节奏……从时间方面指声音的长短,即音组(或称『顿』、『音步』)的划分。」
27 顿时,立刻。
陆机《文赋》:「揽营魂以探赜,顿精爽於自求。」
王谠《唐语林・容止》:「﹝唐玄宗﹞谓左右曰:『朕每见张九龄,精神顿生。』」
顾炎武《赋得秋鹰》:「忽见晴皋铺白草,顿令凉野动秋风。」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28 同时;一下子。
张华《博物志》卷十:「人以冷水自渍至膝,可顿啖数十枚瓜。」
《百喻经・愚人集牛乳喻》:「愚人亦尔,欲修布施,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後顿施。」
29 全;全部。
《世说新语・言语》「以简应对之烦」
刘孝标注引《高坐别传》:「诸公与之言,皆因传译,然神领意得,顿在言前。」
《南齐书・武帝纪》:「颇不喜游宴、雕绮之事,言常恨之,未能顿遣。」
30 绝然。
叶适《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臣观诸军气习,今昔顿殊。」
张居正《寿封翁观吾王年丈六十序》:「若是者,岂其勇怯强弱顿殊哉。」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俳徊四顾,见虫伏壁上。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非前物。」
31 量词。次数。一次称一顿(用於饭食)。
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虽然不饱我一顿,且得噎饥。」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章:「於是她笑着,赶快给客人斟上水,一边张罗着这顿丰盛的晚餐,一边听他们谈什麽话。」
32 量词。回数(用於动作)。
白居易《论姚文秀打杀妻状》:「奉敕:『姚文秀杀妻,罪在十恶……其律纵有互文,在理终须果断。宜依白居易状,委所在决重杖一顿处死。』」
《朱子语类》卷三三:「谓其余人不善学固可罪。然夫子亦不叫来骂一顿,教便省悟,则夫子於门人,告之亦不忠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说着,我又想起他们的说话,不觉狂笑了一顿。」
梁斌《播火记》十一:「一时,风声、水声、呐喊声,响成一片,这顿架打了个翻天覆地,好不热闹。」
33 通「钝」。不锋利。
《晏子春秋・问上六》:「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是以辞令穷远而不逆,兵加于有罪而不顿。」
张纯一校注:「顿与钝通。」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莫邪爲顿兮,铅刀爲銛。」
司马贞索隐:「顿,钝也。」按,《汉书・贾谊传》作「钝」。
梁启超《商会议》:「一矢易折,束百十矢,干将之锋爲顿焉。」
34 谓使不锋利。
《明史・陈奇瑜传》:「今未顿一兵,未绝一弦,擒斩头目百七十七人,及其党千有奇。」
35 通「扽」。
《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
杨倞注:「顿,挈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一》:「训顿爲挈,於古无据,且上文已有挈字,此不得复训爲挈……顿者,引也。言挈裘领者,诎五指而引之,则全裘之毛皆顺也。《广雅》曰:『扽,引也。』曹宪音顿。古无扽字,借顿爲之。」
桓宽《盐铁论・诏圣》:「今之治民者,若拙御马,行则顿之,止则击之。」
班固《西都赋》:「挟师豹,拖熊螭,顿犀犁,曳豪罴。」
36 通「敦」。参见「顿顿」。
37 通「逡」。
王充《论衡・自纪》:「惑众之书,贤者欣颂,愚者逃顿。」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屯部》:「顿﹝假借﹞又爲逡。」
38 用同「炖」。
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摺:「这纸汤瓶再不向红罏顿,铁煎盘再不使清油混。」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只好顿了人参汤慢慢给他吃着,才保全不得伤大事。」
39 用同「趸」。
《醒世姻缘传》第五四回:「三日以後,只得又要改行往那官盐店里顿了盐来用袋装盛,背在肩上,串长街,过短巷,死声啕气,吆喝盐哩。」
40 古国名。在今河南 商水北。後爲所迫南迁,在今项城西南。公元前496年灭於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成得臣﹞遂取焦夷,城而还。」
杜预注:「顿国,今汝阴 南顿县。」
41 姓。代有顿子献。见《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9: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