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阴律
1 阴气。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 詹鉠义证:「阴律,阴气,古代用音律辨别气候,所以也可以用阴律代替阴气。」 唐 骆宾王《晚泊江镇》诗:「四运移阴律,三翼泛阳侯。」 唐 裴度《至日登乐游园》诗:「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参见「阴气」。 2 即阴吕。
《宋史・乐志四》:「阴穷则归本,故应钟自生阴律;阳穷则归本,故仲吕自归阳位。」 宋 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自子至巳爲阳律、阳吕,自午至亥爲阴律、阴吕。」 3 迷信指阴间律法。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鬼神之责人,一二行事之失,犹可以善抵,至罪在心术,则爲阴律所不容,今生已矣,勉修未来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