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古人认爲是贤者在位,天下大治时出现的一种自然景象。汉 桓宽《盐铁论・水旱》:「周公载纪而天下太平,国无夭伤,岁无荒年。当此之时,雨不破块,风不鸣条。」汉 王充《论衡・是应》:「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气物卓异……关梁不闭,道无虏掠,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後因以「风不鸣条」比喻社会安定,世事太平。
晋 张华《博物志》卷八:「文王以太公爲灌坛令,期年,风不鸣条。」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天道茫茫,岂常人所能测哉!休嘉之世,风不鸣条,吾不禁拭目望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