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他念切。舌皃也。“一”象脣,象舌,象舌上之理。 舌出脣外,是弄舌也,故爲指事。《孟子》:“以言餂之。”《説文》無“餂”字。《玉篇》在後增俗字中,以爲古“甜”字。《廣韻》不收,《集韻》《韻會》始收之,注曰:“鉤取也。”恐“餂”即“㐁”之俗字。【按】㐁,古文作、,象簟席之形。《説文》:“一曰竹上皮。讀若沾。一曰讀若誓。弻字从此。”古文字學者認爲其是“簟”的本字,本義是席,與《説文》觀點和古文字形正相呼應。
[甲骨][金文] ()[小篆]《說文》: , 舌皃。 从谷省。 象形。 , 古文㐁。 讀若三年導服之導。一曰,竹上皮。讀若沾。一曰,讀若誓。弼字从此。(三篇上)席子形。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