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 ) 甲骨文合集21071,殷 王曰: 㞢孕, 。 按: 象子在女人腹中之形。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50,戰國 九厽(三): 鴻漸于陸, 夫征不 (復),婦孕而□。
 長孫子澤墓誌,北魏 玉孕方峯,珠生圓沚。 按: 隸、楷字作从乃从子。構件“乃”中有“乂”符。
 段威墓誌,隋 而玉山珠澤,孕寶含珎。
 劉多墓誌,隋 誕兹聖珤,孕育珠男。 按: “乃”中多一“人”符。 《説文》: “孕,褢子也。从子从几。” 《説文》所謂“从几”,段玉裁認爲應爲“乃聲”。古文字象子在人腹中之形,表示懷孕。隸變楷化爲从乃从子,“乃”中或增“人”、“乂”符。
孕★常◎常
yùn表意,甲骨文象人大腹之形,子在腹中;小篆下从子,上象大腹形,隶定为“孕”。本义表示有孕,怀胎,引申为胎儿、孕育、包含等。孕育,怀胎生育,比喻在既存的事物中酝酿或成长着新的事物。 孕riəng[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褢子也。 从子,乃聲。(十四篇下) 腹中懷子形。 甲骨尚有一形作婦女有凸腹之状,但殘辭不易確定辭義是否即孕字。 孕yùn(5画)
 【提示】乃,2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 (ㄋ),不要错分成两笔。子,3画,不要把第一、二笔连成一笔。 *孕yùn5画 子部 (1) 怀胎: ~育|~妇。 (2) 胎;胎儿: 怀~|有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