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黍 shǔ ㄕㄨˇ 《广韵》舒吕切,上语,书。 12画 黍部 统一码:9ECD 大五码:B6C1 国标扩:CAF2
1 植物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称黍子的一年生草本作物。喜温暖,不耐霜,抗旱力极强。叶子线形。子实淡黄色者,去皮後北方通称黄米,性黏,可酿酒。其不黏者,别名穄,亦称稷,可作饭。
唐 杜甫《羌村》诗之三:「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稷》:「稷与黍,一类二种也。黏者爲黍,不黏者爲稷。稷可作饭,黍可酿酒。」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西周时期的农副产品,有稻、粱、黍、麦、菽(豆)、稷、粟和桑麻、瓜、果之类。」 2 指黍的子实。即黍子。
唐 杜甫《遣意》诗之一:「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 明 高启《晓睡》诗:「厨中黍熟呼未起,妻子嗔嘲竟谁恤?」 3 糯米。
晋 崔豹《古今注・草木》:「稻之黏者爲黍。」 4 古时度量衡定制的基本依据。长度即取黍的中等子粒,以一个纵黍爲一分,百黍即一尺;容量千有二百黍爲一合,十合爲一升;重量千有二百黍重十二铢,二十四铢爲一两。参阅《汉书・律历志上》。
5 通「觚」。一说,指容量爲三升的酒器。参见「黍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