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龙蛇
释义 龙蛇
1
《汉书・扬雄传上》:「以爲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陆云《与陆典书书》:「太伯清风,遯世立德,龙蛇东岳,三让天下。」
《晋书・陆喜传》:「孙皓无道,肆其暴虐,若龙蛇其身,沈默其体,潜而勿用,趣不可测,此第一人也。」
2 龙和蛇。《易・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後因以「龙蛇」喻隐退。
《汉书・扬雄传上》:「以爲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
陆云《与陆典书书》:「太伯清风,遯世立德,龙蛇东岳,三让天下。」
《晋书・陆喜传》:「孙皓无道,肆其暴虐,若龙蛇其身,沈默其体,潜而勿用,趣不可测,此第一人也。」
3 喻杰出的人、物。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其母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彼美,余惧其生龙蛇以祸女。』」
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多生非常之物。」
马定国《香严病中》诗:「金弹不徒惊燕雀,春雷终待起龙蛇。」
顾大申《雪後登歌风台示沛令》诗:「井邑新丰旧,龙蛇大泽深。」
朱德《纪念广州起义》诗:「夺得政权声势众,中原革命走龙蛇。」
4 刘邦起义时曾於泽中斩大蛇,有老妪哭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爲蛇,当道,今爲赤帝子斩之。」见《史记・高祖本纪》。後因以「龙蛇」指刘邦项羽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刘开扬笺注:「龙蛇喻 。」
常楚老《祖龙行》:「陈胜城中鼓三下,家天地如崩瓦。龙蛇撩乱入咸阳。」
5 喻贤不肖的两种人。
沈从文《王谢子弟》:「不过族大人多,子弟龙蛇不一。」
6 喻指成功者和失败者。
栖一《垓下怀古》诗:「弓指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参见「龙蛇混杂」。
7 喻桀骜不驯、凶横暴虐之人。
杜甫《喜晴》诗:「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
仇兆鳌注:「干戈龙蛇,指禄山之乱。」
韩愈《郓州溪堂诗序》:「公之始至,众未孰化,以武则忿以憾,以恩则横而肆。一以爲赤子,一以爲龙蛇,惫心罢精,磨以岁月,然後致之难也。」
刘复《长歌行》:「龙蛇出没经两朝,胡虏凭陵大道销。」
8 指草书飞动圆转的笔势;飞动的草书。
李白《草书歌行》:「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鲜于必仁《折桂令・苏学士》曲:「醉朝云翠袖春香,半世疏狂。一笔龙蛇,千古文章。」
9 泛指书法、文字。
辛弃疾《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词:「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
马致远《新水令・夜行船》套曲:「想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麽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10 借指书法作品。
孙枝蔚《喜张稚恭南还因有赠》诗之五:「长开箧笥札嫌短,得挂龙蛇壁更新。」
11 喻指植物屈曲的枝干。
李商隐《武侯庙古柏》诗:「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刘学锴等集解:「段文昌《古柏文》:武侯祠前,柏寿千龄,盘根拥门,势如龙形。」
陆游《眉州驿舍睡起》诗:「斜阳生木影,龙蛇满窗纸。」
冯延登《藤花得春字》诗:「龙蛇奋起三冬蛰,缨络纷垂百尺身。」
查慎行《紫藤花》诗:「蔓引龙蛇皆上走,花披璎珞总交垂。」
12 指矛戟等武器。
吕温《代郑相公谢赐戟状》:「武库龙蛇,忽追飞於陋巷。」
许潮《午日吟》:「萧萧马鸣,风骤骅骝骋;悠悠旆旌,日荡龙蛇影。」
鲫士《从军行》:「送郎送到大门前,替郎君装上一筒烟。龙蛇影闪旗门下,我郎的一马要当先。」
13 指辰年和巳年。古代迷信以爲凶岁。
《後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知命当终」
李贤注:「北齐 刘昼《高才不遇传》论曰:『辰爲龙,巳爲蛇,岁至龙蛇贤人嗟,以谶合之。』」
苏轼《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诗:「昔饮雩泉常山,天寒岁在龙蛇间。」
王十朋集注引尧卿曰:「公辰年冬末,罢知密州,正在辰巳之间。」
14 指贤士困厄之时。
许潮《武陵春》:「老夫朝人也,不幸时逢阳九,岁值龙蛇。」
蒋士铨《桂林霜・归骸》:「念爷娘妻子敢丢开,恰遇着岁在龙蛇劫运该。」
15 兵阵名。即一字长蛇阵。
刘禹锡《观八阵图》诗:「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