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龙角
1 龙的角。
《南齐书・齐始兴简王鉴传》:「﹝永明﹞五年,监献龙角一枚,长九尺三寸,红色,有文。」 唐 曹唐《小游仙诗》之八五:「频着金鞭打龙角,爲嗔西去上天迟。」 2 喻指龙角状的东西。
宋 陈师道《登凤凰山怀子瞻》诗:「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 金 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诗:「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复没。」 郝树侯注:「系舟山,在太原市北一百余里。北宋统治者以晋阳爲龙城,系舟山高峙其北,正是龙头。所以毁晋阳後,又把系舟山的山顶铲平,拔掉龙角。」此喻山峰。元 萨都剌《题元符宫东秀轩又名日观》诗:「竹园笋出穿龙角,松树年深长鹤孙。」此喻新笋。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五代帝王多裹朝天襆头,二脚上翘,四方僭位之主各创新样……湖南 马希范二角左右长尺余,谓之龙角,人或误触之,则终日头痛。」此喻竖起的帽角。 3 龙角地。旧时堪舆家认爲最吉的葬地。
《晋书・郭璞传》:「璞尝爲人葬,帝微服往观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 《葬书语・张约相崔巽墓》:「安龙头,枕龙角,不三年,自消铄。」参见「龙耳」。 4 犹日角。帝王之相。
前蜀 贯休《大蜀高祖潜龙日献陈情偈颂》:「龙角日角,紫气盘屈。」 5 指东方苍龙星座。
《史记・天官书》:「杓携龙角,衡殷南斗。」 裴駰集解引孟康曰:「杓,北斗杓也。龙角,东方宿也。」 《新唐书・天文志一》:「阳气自明堂渐升,达於龙角,曰寿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