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藻
1 《书・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绣。」 孔传:「藻,水草有文者……黼,若斧形。」後以「黼藻」指花纹、雕刻、彩画之属。
北齐 刘昼《新论・因显》:「匠者采焉,制爲殿堂,涂以丹漆,画爲黼藻,则百辟卿士,莫不顾眄仰视。」 宋 王仲言《慈宁殿赋》:「宝琲象栱,列星间梁,橑桷栾楶,黼藻铅黄。」 2 指华美的辞藻或文字。
南朝 齐 谢朓《酬德赋》:「有杞梓之贞心,协丹采之辉被;伊吾人之陋薄,虽黼藻之何置。」 曹融南校注:「黼藻,谓华美之辞藻。」 《隋书・经籍志四》:「爰逮晋氏,见称潘(潘岳)、陆(陆机),并黼藻相辉,宫商间起。」 宋 曾巩《送郑州邵资政》诗:「笑谈成黼藻,咳唾落琼瑰。」 3 谓修饰使臻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