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常◎常jì形声,从宀,叔声,本义为没有声音,引申为安定平静、冷清孤独等。 【辨析】 台湾读jí。 寂 金文; 篆jì[宀(意符)+ 叔(聲符)→寂(《説文》“寂,無人聲。從宀,叔(尗)聲。”寂,像把砍下的“日光”置於“宀“〈室〉内(康殷認爲),表示幽靜,純屬異想構字。引申爲安靜,無人聲〈寂寞〉。靜〈寂靜、孤寂、寂寂、寂滅、寂默、寂寥〉。)] [唐] 盧照鄰《長安古意》:“寂寂寞寞揚子居,歲歲年年一床書。” [清] 曹雪芹《红楼夢》(第三回):“寂然飯畢,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 寂*jì(11画)
  【提示】下左的小,第二笔宋体是撇,楷体是点。 *寂jì11画 宀部 (1) 静,没有声音: ~静|~然|沉~|万籁俱~。 (2) 孤单冷清: ~寞|孤~|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