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❶. 一對句。《日損齋集》謂:“今人作詩,多從中對聯起。” ❷. 一懸挂或黏貼在壁間、柱上之聯語。挂貼于門扉者為“門聯”; 挂貼于楹柱者為“楹聯”或“楹帖”。門聯多以紅紙書寫,除夕之聯特稱“春聯”。對聯盛行于中國,凡廟宇、林園、名勝、古迹、樓閣、亭榭等,每每見之。聯之字數無定規,重在對偶工整,平仄協調,為詩詞之演變。相傳始于五代後蜀主孟昶,昶于蜀亡前一年 (964) 除夕自題桃符板于寢門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見宋張唐英《蜀檮杌》下),謂之 “題桃符”。隨着六朝駢儷之流行,對聯逐渐興焉,宋元尤盛,迄今不衰。或又作為裝飾及交際慶弔之用。參閱清梁章鉅 《楹聯叢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