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 ) 尸作父己卣,殷周金文集成5280,殷
尸(夷)乍(作)父己 (尊)彝。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尸(鸤)鳩在桑,其子七氏(兮)。
 漢印文字徵 漢匈奴惡適尸逐王。
 三老掾趙寬碑,東漢 冒突鏠刃,收葬尸死。
 元瞻墓誌,北魏 故能翦沈預之梟情,仆横尸于萬頃。 《説文》: “尸,陳也。象臥之形。凡尸之屬皆从尸。” 甲骨文、金文象人蹲踞形,用來表示東夷之“夷”,典籍借用“夷”字表示,把“尸”借給了“屍體”之“屍”。許説“陳也。象臥之形”,是把“尸”字當作“屍”字解,不確。
尸屍★异◎常★常◎常
shī甲骨文、金文象形,象屈膝而蹲踞的人形,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尸”。本义为古代作为死者的代表而接受祭祀的活人,一般由死者的晚辈或臣子担任。(一说本义为蹲踞。)引申为主持、执掌、空占职位或拿着薪水不做事等。屍,表意,从尸从死,尸象人形,人死后的尸体。《异体字表》以“屍”为异体字。 【辨析】 ❶“尸”与“屍”不是等义异体字。 ❷以“尸”作意符构成的字大致可分为三类:a.与身体有关,如“尸、尾、尻”;b.与脚或鞋有关,如“履、屐、屦”;c.与房屋有关,如“屋、屏、居、层”。 【构词】 尸骨(屍骨)∣尸骸(屍骸)∣尸首(屍首)∣尸体(屍體)∣陈尸(陳屍)∣借尸还魂(借屍還魂)∣死尸(死屍)∣验尸(驗屍)∣尸臣(尸臣)∣尸位素餐(尸位素餐)∣尸祝(尸祝)∣尸子(尸子) 尸shī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屈膝向左的人,金文像下蹲,小篆像仰卧,作为意符生成的字都与人有关,如屍、屁、尼、尾、居等,作声符的字有: shi 阴平:鸤(鸤鸠) 上声:屎 xī 犀(犀利) 相关链接 “屋”中之“尸”与“厂”同,表示山岩。 尸屍shī(3画)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只有在表示 “尸体” 义时,“屍” 才是 “尸” 的异体;用于其他意义的 “尸” 均不能写作 “屍”。 *尸〔屍〕shī3画 尸部 尸体: ~首|死~|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