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 ) 白石神君碑,東漢 長史潁川申屠熊。
 元晫墓誌,北魏 有志不遂,奄見屠覆。
 獨孤氏墓誌,唐 五内屠裂。 《説文》: “屠,刳也。从尸者聲。” 楚簡假“䐗”爲“屠”:
 郭店楚墓竹簡·窮達以時5,戰國 行年十=(七十)而䐗(屠)牛於朝訶(歌)。
屠★常◎常
tú形声,从尸,者声,本义为宰杀(牲畜),引申为杀戮、残杀。 【辨析】 屠/宰 这两个字意思相近,区别在于:“屠”指屠杀,如“屠夫”指宰杀牲畜的人,引申为刽子手;“宰”指分割、切割,如“宰肉”“宰割”。 屠 篆tú[屍(意符) + 者(聲符)→屠(《説文》:“屠,刳也。從尸者聲。”屠:宰殺牲畜,引申爲大量殘殺〈屠宰、屠刀、屠户、屠夫、屠殺、屠戮、屠城。屠龍之技:喻高超而不實用的技藝〉。)] [西漢] 司馬遷 《史記·秦始皇本紀》:“諸侯兵至,項籍〈霸王〉爲從長,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咸陽,燒其宫室……” 屠屠tú(11画)
  【提示】日中间的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屠tú11画 尸部 (1) 宰杀牲畜: ~场|~刀|~宰。 (2) 残杀;杀戮: ~城|~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