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 ) 漢印文字徵 郭崇。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崇冠二州。
 泰山都尉孔宙碑陰,東漢 門生魏郡館陶史崇字少賢。
 孟孝琚碑,東漢 勉崇素意。
 西狹頌,東漢 郡西狹中道,危難阻峻,緣崖俾閣,兩山壁立,隆崇造雲。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陽,東漢 政崇無爲。
 魯相乙瑛請置孔廟百石卒史碑,東漢 詔書崇聖道。
 池陽令張君殘碑,東漢 崇保障之治,建勿剗之化。
 劉猛進碑,南朝陳 州里崇仁,朝敦啓子。
 慈慶墓誌,北魏 尼歷奉五朝,崇重三帝,英名耆老,法門宿齒。
 慈香慧政造像記,北魏 其跡道建崇□表常範。
 鄧羨妻李榘蘭墓誌,北魏 太傅崇德,東夷樹聲。
 于纂(萬年)墓誌,北魏 南枕脩逵,北負崇原。
 元懷墓誌,北魏 追崇使持節假黄鉞都督中外諸軍事太師領太尉公侍中。
 馬天祥等造像記,北齊 尊 (師)崇業……
 姚景等造像記,北齊 邑主前部郡従(從)魏崇禮。
 張世寶三十餘人造塔記,北齊 自非妙智,無以鍳(鑒)崇。
 趙桃椒妻劉氏造像記,北齊 知善可崇, 知𢙣(惡)可捨。
 鄧州舍利塔下銘,隋 皇帝歸依正法, 紹隆三寶, 㤙與率土,共崇善業。
 劉淵墓誌,隋 卒於崇政鄉敦行里。
 陳君妻王氏墓誌,唐 崇基克搆。
 崔祐甫墓誌,唐 轉中書侍郎集賢殿崇彣館大學士。
 阎肇墓誌,唐 優崇武略。
 張去奢墓誌,唐 祖崇。
 魏叔元墓誌,唐 府君在日,性好崇善,割捨資財,布施供養。
 多寶塔碑,唐 克成之業,聖主斯崇。 《説文》: “崇,嵬高也。从山宗聲。” 楚簡假 “宗” 爲 “崇”。《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 簡45—46: “於是𫊝(乎)九邦畔(叛)之: 豐、 (鎬)、 郍、 、 于、 鹿、 耆、 宗(崇)、 (密)須是(氏)。” 《詩·大雅·文王有聲》 : “即伐于崇, 作邑于豐。 ”
崇★常◎常
chónɡ形声,从山,宗声,本义为山高大,引申为高、尊重等。 【辨析】 崇/祟 见393页“祟”。 崇 金文; 篆chóng[山(意符) +宗(聲符)→崇(《説文》:“崇,嵬高也。從山,宗聲。”崇:高〈崇山峻嶺、崇高〉。)] 魯迅 《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創造社是尊貴天才的崇創作,惡翻譯,尤其憎惡重譯的。” 崇chóng(11画)
  【提示】上面是山,下面是宗,不要错写成上面出、下面示的 “祟”。下面的示,起笔是横,不是点;第四笔宋体是撇,楷体是撇点。 *崇chóng11画 山部 (1) 高: ~高|~山峻岭。 (2) 重视;尊敬: ~尚|~敬|推~|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