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中¹
释义 中¹ zhōnɡ ㄓㄨㄥ
《广韵》陟弓切,平东,知。
4画 丨部3画 统一码:4E2D 大五码:A4A4 国标扩:D6D0
1 内,里面。与「外」相对。
《易・坤》:「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高亨注:「中,犹内也。」
韩愈《和侯协律咏笋》:「外恨苞藏密,中仍节目繁。」
蒲松龄《聊斋志异・鼠戏》:「背负一囊,中蓄小鼠十余头。」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 特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用事於中。」
韩愈《祭董相公文》:「公来自中,天子所倚。」
苏舜钦《论西事状》:「惟攻守之策,必须中授。」
叶盛《水东日记・议王琦事》:「其正事体一章,且留中,於是言者有愧色。」
3 指一个时期内或其中间。
《汉书・冯奉世传》:「本始中,从军击匈奴。」
陶潜《桃花源记》:「 太元中,武陵人捕鱼爲业。」
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秘书省自政和末既徙於东观之下,宣和中始告落成。」
4 指一个地区之内。
南朝 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中安可处,日夜念归旋。」
管同《宝山记游》:「夏四月,荆溪 周保绪中来。」
5 指内心。
《庄子・天运》:「中无主而不止。」
成玄英疏:「若使中心无受道之主,假令闻於圣说,亦不能止住於胸怀,故知无佗也。」
《史记・乐书》:「情动於中,故形於声。」
张守节正义:「中犹心也。」
苏轼《乞常州居住表》:「中虽无愧,敢不自明。」
蒲松龄《聊斋志异・雷曹》:「君之惠好,在中不忘。」
6 引申爲感情。
《国语・晋语五》:「若中不济,而外强之,其卒将复,中以外易矣。」
韦昭注:「谓情不足,而貌强爲之。」
7 指内脏。
《素问・阴阳类论》:「五中所主,何藏最贵。」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治痘疮﹞药匕之方,则始终以解毒和中爲主。」
8 身体。
《礼记・檀弓下》:「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
郑玄注:「中,身也。」
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张果》:「吾闻奇士至人,外物不能败其中。」
苏舜钦《依韵和胜之暑饮》:「不知余中虚,外冷得所托。」
9 中间;当中。
《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於土中。」
传:「言王今来居洛邑……於地势正中。」
《孙子・九地》:「击其中,则首尾俱应。」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二城之中,有段干木冢。」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乃居中坐,使居左,居右。」
10 居於其中。
《孟子・尽心上》:「中天下而立。」
《汉书・郑吉传》:「於是中西域而立莫府。」
梅尧臣《矮石榴树子赋》:「有矮石榴,高倍尺,中讼庭,丽戒石。」
11 中等。
《庄子・徐无鬼》:「吾相狗也……中之质若视日。」
成玄英疏:「意气高远,望如视日,体质如斯,中品狗也。」
《汉书・沟洫志》:「待诏贾让奏言:治河有上、中、下策。」
12 半,一半。
《墨子・备城门》:「二步积石,石重中钧以上者,五百枚。」
岑仲勉注:「中,半也。三十斤爲钧,中钧约十五斤。」
《列子・力命》:「其使多智之人量利害,料虚实,度人情,得亦中,亡亦中。」
张湛注:「中,半也。」
曾巩《诸寺观祈雨文》:「春气已中,农功方急,而膏泽未洽,土脉尚乾。」
方苞《狱中杂记》:「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施避。」
13 间隔。
《礼记・间传》:「中月而禫。」
孔颖达疏:「中,间也。大祥之後,更间一月而爲禫祭。」
《仪礼・乡射礼》:「上射先升三等,下射从之中等。」
郑玄注:「中,犹闲也。」
14 媒介,居间。
《谷梁传・桓公九年》:「纪季姜归於京师,爲之中者归之也。」
范宁注:「中,谓关与婚事。」
15 指介绍人,中间人。
刘向《说苑・尊贤》:「士不中而见,女无媒而嫁,君子不行也。」
徐咸《西园杂记》卷下:「挽出一无赖作中假写卖券。」
《收获》1981年第4期:「最近教会方面托县政府出面做中。」
16 正。
《礼记・玉藻》:「头颈必中。」
郑玄注:「头容直。」
《晏子春秋・问上十六》:「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
17 均匀。
《周礼・考工记・弓人》:「斲挚必中,胶之必均。」
郑玄注:「挚之言致也;中犹均也。」
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二》:「中与均皆谓无厚薄不匀也。」
18 合适;恰当。
《战国策・齐策二》:「是之计中, 之计过矣。」
姚宏注:「中,得。」
《汉书・成帝纪》:「朕涉道日寡,举错不中,乃戊申日蚀地震,朕甚惧焉。」
叶适《袁声史墓志铭》:「余观君疏於世故,而谋国无不中。」
19 指正确的标准。
《荀子・儒效》:「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
20 犹言可,行,成。
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此爲坏病,桂枝不中与也。」
王建《隐者居》诗:「何物中长食,胡麻慢火熬。」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正要来与姐姐、姐夫商量了,往府里讨去,可是中麽?」
《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回:「做中了饭没做?中了,拿来吃。」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八章:「旁的看我的眼色行事,就中啦。」
21 指中庸之道。
《论语・尧曰》:「允执厥中。」
刘宝楠正义:「执中者,谓执中道用之。」
《礼记・中庸》:「﹝﹞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郑玄注:「两端,过与不及也。用其中於民,贤与不肖皆能行之也。」
22 指中和之气。
《左传・成公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汉书・律历志上》引此文,颜师古注云:「中,谓中和之气也。」
23 指二十四节气的中气。《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余於终。」
杜预注:「步厤之始,以爲术之端首,期之日三百六十有六日。日月之行又有迟速,而必分爲十二月,举中气以正月。」
《史记・历书》:「举正於中,民则不惑。」一说指正朔之月。
江永《群经补义・春秋》:「云:『举中气以正月』,亦非也。古厤惟八节,後世乃有二十四气。以冬至爲始,以闰余爲终,故举正朔之月爲中。」
24 中午,日中的时候。
南朝 梁武帝《责贺琛敕》:「朕三更出理事。随事多少,或中前得竟;或事多,至日昃方得就食。」
南朝 刘敬叔《异苑》卷二:「又别有异物藤花,形似菱菜,朝紫、中绿、晡黄、暮青、夜赤,五色迭耀。」
《翻译名义集・斋法四食》:「今释氏以不过中,食。」
25 指中年。
邓小平《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老的要结合中、青。」
26 指中宿(xiù)。亦泛指星象。
南朝 陆倕《石阙铭》:「乃命审曲之官,明中之士,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参见「中宿」。
27 指北斗第一星魁中。
《公羊传・文公十四年》:「孛者何?彗星也。其言入於北斗何?北斗有中也。」
何休注:「中者,魁中。」
28 指官府簿书。
《周礼・春官・天府》:「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
郑玄注引郑司农云:「治中谓其治职簿书之要。」
江永《周礼疑义举要・秋官》:「凡官府簿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小司寇》:『断庶民讼狱之中』,皆谓簿书,犹今案卷也。此中字之本义,故掌文书者谓之史,其字从又、从中;又者,右手以手持簿书也。」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况且『升中於天』他(指巫)本职上也得将记载酋长和他的治下的大事的册子,烧给上帝看。」
29 古代投壶时盛放计数筹码的器皿。
《周礼・春官・大史》:「凡射事,饰中舍。筭(算),执其礼事。」
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中所以盛筭也。」
《礼记・投壶》:「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
孔颖达疏:「中,谓受算之器。中之形,刻木爲之,状如兕鹿而伏,背上立圜圈,以盛算也。」
30 指盛文具的器皿。
《逸周书・尝麦》:「宰乃承王中,升自客阶。」
朱右曾校释:「中,本盛算器,此盖盛作策之具笔及铅椠也。」
31 指中服。古代一车驾四马,居中的两匹马称服,也称爲中。
《诗・秦风・小戎》:「骐骝是中,騧骊是骖。」
郑玄笺:「中,中服也。」
孔颖达疏:「骐马骝马是其中。谓爲两中服也。」
凤韶《凤氏经说・车前马》:「夹辕两马曰服。《诗》曰:『两服上襄。』亦曰中,《诗》曰:『骐骝是中。』」
32 古代户役的年龄,北齐以十六以上、十七以下爲中;以十一以上、十七以下爲中;以十六爲中。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七年》:「初定均田租、庸、调法。丁、中之民,给田一顷。」
参阅《通典・食货七》。
33 通「忠」。
《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德教国子,中和只庸孝友。」
郑玄注:「中犹忠也。」
《吕氏春秋・诬徒》:「故不能学者,遇师则不中,用心则不专。」
俞樾《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一》:「中读爲忠,古字中忠通用。遇师则不中,言其事师不忠诚也。注以不中爲不正,非是。」
34 中国的简称。如 战争、中医、中药等。
35 佛教语。指「三谛」(空、假、中)的第一义谛。谓不二之至理。
智顗《法华玄义》卷四:「心性即是,即空,即假,即中。」
龚自珍《释二门三点同异》:「二门三点有二种解。先释二门:止、观是。乃释三点:空、假、中是。」参阅龙树《中论》。
36 姓。中旄父。见《逸周书・作雒》。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