巠( ) 大盂鼎,殷周金文集成2837,西周早期 今余隹令女(汝)盂 (召) (榮)(敬) (雍)德巠(經)。
 大克鼎,殷周金文集成2836,西周晚期 巠(經)念氒聖保且(祖)師華父。
 㝬簋, 殷周金文集成4317,西周晚期 巠(經) (雍)先王。
 師克盨蓋,殷周金文集成4468,西周晚期 余隹(唯)巠(經)乃先且(祖)考。
 戎生編鐘(一),近出殷周金文集録27,春秋早期 廣巠(經)其猷。
 郭店楚墓竹簡·尊德義13,戰國
(教)(以)豊(禮)則民果(以)巠。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西漢 民之巠(輕)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巠(輕)死。 《説文》: “巠, 水脈也。 从川在一下。 一, 地也。 壬省聲。 一曰水冥巠也。 ,古文巠不省。” “巠”字或以爲从一从川,工聲; 或認爲象織機之縱線形,“經”字之初文。 “巠”字 《説文》 釋義未見使用。金文多借用爲“經”,簡帛文獻多用爲“輕” 。
巠jīng (金) (篆) 象形字,金文像古代的纺织机轮廓,中间之“巛”为固定的经线,现已简化。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jing 阴平:经(经济) 茎(根、茎、叶) 泾(水名,泾渭分明) 上声:颈(刎颈之交) 去声:劲(强劲) 径(途径) 胫(不胫而走) 弪(弧度的旧称) 痉(痉挛) jìn 劲(“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qīng 轻(轻重) 氢(氢气) xíng 陉(井陉,地名,在河北省) 相关链接 烃、羟之类,是科学家在“六书”之外创造的新字。烃,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字形取“碳”中的“火”(作意符)与“氢”中的声符组合而成;其读音由碳氢相切,即以“碳”的声母与“氢”的韵母相拼而成,读为tīng。羟,也是一种氢氧化学物。羟基,也叫氢氧基。构字方法与“烃”同,读音为氢氧相切,读为qiǎng。
巠 (jīng)古靈切。水脈也。从川在一下。一,地也。壬省聲。古文作“𡿱”。 99.趣談“巠”字巠,織布經紗的“經”本字,象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