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 ) 周原甲骨文H11:110,西周早期 征巢。
 班簋,殷周金文集成4341,西周中期 秉緐蜀巢令。
 𨸽貯簋, 殷周金文集成4047, 西周中期 隹(唯)巢來 (作)。
 古陶文彙編3.779,戰國 巢丘。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故巢居者察風。
 漢印文字徵 巢印農。
 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陰,東漢 司徒掾魯巢壽文后三百。
 元晫墓誌,北魏 如何巢傾,卵亦俱剖。
 楊孝恭碑,唐 奚能閣無巢鵷,庭空振鷺。
 嚴識玄墓誌,唐 節高巢由。 《説文》: “巢,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凡巢之屬皆从巢。” 周原甲骨文、金文均象木上有巢形。本義見於馬王堆漢墓帛書。甲骨文、金文可表地名、方國名。引申表示姓氏,見於漢及以後的實物文字。
巢★常◎常
cháo象形,金文下从木,木为树木,象树上有鸟巢之形,隶定为“巢”。本义为鸟窝,引申为蜂、蚁等动物的居所,盗匪或敌人盘踞的地方等。 【辨析】 以“巢”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jiǎo:剿∣sāo:缫。 巢cháo象形字,像树上鸟巢之形。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chāo 剿(剿袭;另读jiǎo,围剿) *巢dzraw[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鳥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凡巢之屬皆从巢。(六篇下) 衆鳥息於木上之巢。 巢*cháo(11画)
  【提示】果,里面的横宋体与两边相接,楷体与两边相离; 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巢cháo11画 巛部 (1) 鸟窝,也称蜂、蚁等的窝: 鸟~|蜂~|蚁~。 (2) 喻指盗匪等盘踞的地方: 匪~|倾~出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