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 ) 甲骨文合集5659,殷 □酉卜,王, 貞……卜巫𩎴三……鳳……
 齊巫姜簋,殷周金文集成3893,西周晚期 (齊)巫 乍(作)(尊)𣪕(簋)。
 詛楚文,戰國 大神巫咸。
 包山楚簡· 卜筮祭禱記録219,戰國
(且)爲𠳄(巫) (珮), (速)𠳄(巫)之, 厭一(豭)於 (地)宔(主)。 按: 从口巫聲。用作“巫”。
 包山楚簡,卜筮祭禱記録244,戰國
(舉)禱𠳄(巫), 一全, (且)梪(樹)保逾之。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62,戰國至秦 外鬼爲姓(眚),巫亦爲姓(眚)。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皆巫祝之言也。
 漢印文字徵 巫息私印。
 漢印文字徵 巫信平印。
 漢印文字徵 巫訢私印。
 漢印文字徵 巫左。
 漢印文字徵 巫馬□印。
 巴郡太守樊敏碑,東漢 季世不祥,米巫兇瘧。
 胡明相墓誌,北魏 風美巫山之陽,節高漢水之上。
 張儉及妻胡氏墓誌,隋 夫人安定胡氏,體豔巫山之下,質研漢睪之曲,六戚重其風流,四業聞於州内。
 豆盧氏墓誌,隋 雲銷巫嶺,雨齊高唐。 按: “工”符增加横筆。
 史待賓墓誌,唐 縱巫馬星入,門豹風行,不資賛貳之勞,豈弘寬猛之政。 《説文》: “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褎舞形。與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凡巫之屬皆从巫。 , 古文巫。 ” 甲骨文、金文象二工相疊之形。戰國楚簡“巫”字从口巫聲。用爲《説文》所釋之義。
巫★常◎常
wū表意,甲骨文、金文象两块玉交错之形(一说象巫师所执巫具之形),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巫”。古代巫师以玉为灵物,故本义为巫师,以装扮鬼神替人祈福驱灾的人。 【辨析】 以“巫”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wū:诬。 巫*wū(7画)
  【提示】竖笔两边人的末笔捺均改点。 *巫wū7画 工部 (1) 以祈祷、占卜兼用药物为人求福、祛灾、治病的人:~婆|女~|~师。 (2) 巫山,在四川、湖北二省的边境,长江从中穿过,形成三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