巵(zhī)“ ,圜器也。一名觛。所以节饮食。象人,卪在其下也。《易》曰:‘君子节饮食。’凡巵之属皆从巵。”(章移切) 巵是圜形酒器,小巵又称为觛,是用来节制饮食的东西。许慎根据小篆形体认为“巵”的造字意图从人从卪。张舜徽云:“许君此训,与爵篆说解所云:‘象爵之形。所以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其意正同。盖古文以饮酒过量为戒,故于制器造字之际,皆寓节制知足之训。古鼎多琢饕餮之形,亦即此旨。许君解巵字为从卪,必有所受,故下又引《易》颐卦《象传》文以明节饮食之意也。”[1] 太炎先生云:“《庄子》之巵言者,无条理之言也。巵原有节,兹训为无节者,盖以相反为训。”[2] 巵部有两个属字。今通用字形为“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