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布佩(帘) 人类的最后那片树叶
释义

布佩(帘) 人类的最后那片树叶



(金)


“帘”,从穴,从巾会意。“穴” 向来都是女阴的意象,“巾”是专门用来遮掩的,故称“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演了几出垂帘、又撤帘把戏的女人,真把个“帘”字演活了。有朋友会质疑,人家用的是竹簾。非也,假如真的是竹簾,它能给中国封建社会的尾声,涂鸦出那么多光怪陆离的色彩么?

人类的幼年,几乎与人的幼年一样,有相当一个时期是一丝无挂的。人类的幼年,无论男女老幼,尽都赤条条的,身上似乎没有敏感区,羞耻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男女间的性问题也十分随便,各自以其性器官作为向对方炫耀也十分普遍。在母系社会以母亲或祖母为核心的族落里,人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父亲。所谓的“父”只不过是父辈的一批挥斧抡斤的男人。有当一日,历史车轮向前碾展了一步,尤其是实行性禁忌以后,羞辱之心才慢慢产生,男女间的性器由炫耀走入暗场,身体的那些敏感部位也不像以前那样体面见人。于是,用树叶遮掩自身的“焦点”也就成了一时的时尚,然后拍着自己的胸脯,理直气壮地说: “看! 我可是与兽类划清界限了。”
“布”与 “佩” 是男女“警备区” 装饰的最后一次革命。


金文的 “布”,从父,从巾,父亦声,为形声会意字。“父”的构形是人的一只右手将自己的生殖器高高举起,这是男性生殖崇拜时期留下的孑遗,以炫耀自己的生殖能力与生殖作用 (有关“父”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汉字揆初》第一集“艺父,艺术之父”110—116页)不无浪漫色彩。“巾”是专门用来遮掩那个极富刺激的部位的。当然这时的“巾”已经是“树叶”几经革命之后的用场了。
小篆的“布”对金文有较大的演绎,赤裸裸炫耀的那个阳物显得萎缩。楷书的“布”将右手变成了左手,“炫耀物”萎缩后被彻底送入暗场。
“布”的造出,自然是追记人类幼年蛮荒鄙野的那一段历史,其本意是对男性生殖器的遮掩。后来又以这样的用场还创造了两个字,琢磨起来饶有风趣:
抪: 从手。手对 “布” 的扪持。
怖: 从心。对“布”带上意念就足以使她惊恐心跳。同时,因为“布”有坚挺、通畅之义,故又是西周以后一个时期一种钱币的指称。因此《说文》“布,枲织也”的解释,就显得不够到位,缺乏韵致、先天不足和谬误奇出。

金文、小篆和楷书的“佩”,一脉相承,从人,从凡,从巾,为会意字。如果说“布”是专门用来遮掩男性那个极富刺激的部位的话,那么“佩”就是专门为女性解决这一问题的饰物。
对于“佩”这个字的解释,关键是要对“凡” 的原创性奥旨的理会。 “凡” 甲骨文写作“”, 它来源于八卦巽卦符号“☴”的变体。 它是将巽下的阴爻“⚋”变作易经体阴性符号 “‖” 形成“”。 巽,在人为长女, 在体为股, “”也像股根部位, 是女性阴部的象形造字。
《说文》: “佩,大带佩也。从人,从凡,从巾。佩必有巾,巾谓之饰。”许慎析形正确,“大带佩也”不是本义,“佩必有巾,巾谓之饰” 是对的。
“布”、“佩”二字肯定是对远古时代人类幼年出现的那段生存方式引发故事的追记。不过,在那个时候是以树叶掩体,比较准确,“巾”一类用植物纤维编织的饰物还未出现罢了。
“佩”的本意是对于女性阴部的掩饰。人类是文化的产物。至于后来发展成不分男女老幼,起着修饰、装饰、文饰、粉饰等,一至到了“佩服”程度,这恐怕是原始人当年始料未及的事。然而,当“佩”成了一种高级文化符号以后,它那原本意义就索然淡去,人们又不得不另造一个“帘”字来。
“帘”,从穴,从巾会意。“穴” 向来都是女阴的意象,“巾”是专门用来遮掩的,故称“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演了几出垂帘、又撤帘把戏的女人,真把个“帘”字演活了。有朋友会质疑,人家用的是竹簾。非也,假如真的是竹簾,它能给中国封建社会的尾声,涂鸦出那么多光怪陆离的色彩么?
布、佩、帘讲述着远古时代,尤其是大约一万年以来人类文化的风雨沧桑。布、佩、帘,人类的最后那片树叶 。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1 0: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