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 )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66,西漢 張帷幕甚具。
 漢印文字徵 姑幕丞印。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高帝龍興,有張良,善用籌策在帷幕之内,決勝負千里之外。
 元誨墓誌,北魏 出典宗禮,入事帷幙。 按: 左右結構。
 元壽安墓誌,北魏 往弼蕃幕,來佐台門。
 李公度妻鄭琯合祔誌,唐 歷名使幕楊州大都府叅軍。 《説文》: “幕,帷在上曰幕,覆食案亦曰幕。从巾莫聲。”
幕★常◎常
mù形声,从巾,莫声,本义为遮盖在物体上面的布帛等,引申为帏帐、帐篷、像帐篷一样的东西、量词(戏剧的一个段落)等。 幕 金文; 篆mù[巾(意符)+莫(聲符)→幕(《説文》:“幕,帷在上曰幕。覆食案亦曰幕。從中,莫聲。”幕,垂掛在舞臺前部的帷帳〈幕布〉。)] [宋] 歐陽修《蝶戀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楊花柳絮似堆煙,添深院無數掛幕垂簾。) 幕幙; mù(13画)
【提示】艹,3画,宋体是一横两竖,楷体第三笔是撇;旧字形4画,中间一横断为两笔。日,中间一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幕〔幙〕mù13画 艹部 (1) 悬空平遮在上面的大块布、绸、毡子等: 帐~。 (2) 垂挂着的大块布、绸等: ~布|~后|银~|开~。 (3) 古代将帅或地方军政长官办公的地方: ~府|~僚|~宾|~友。 (4) 戏剧中按照剧情发展划分的段落: 独~剧|第二~第二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