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幵(研)兆(桃) 我獨泊兮其未兆
释义

幵(研)兆(桃) 我獨泊兮其未兆

《易》理的導引是文字建構的骨骼。自三代至秦漢,是中國文字以易理建構而發育的青春期。如果說半坡遺址、姜寨遺址、馬家窯遺址等所發掘的那麼多符號表明是文字的童蒙期,那麼漢字的楷化就是中國文字趨於成熟的標誌。是《易》理把它們條分縷析,編排棋布的。
“幵”和“兆”都有發現、看見的意寓。
老子《道德經》二十章:“眾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大意是說,大家都對世故的存在嘻嘻哈哈,登上高山,好像見到了天堂,而我卻爬在平地上,像個甚麼都沒看見的嬰兒。老先生向來都是低調的,這裏的“兆”不僅體現“兆”的本意,同時也體現了“幵”的本意。
兩千多年前的文章,今天成了需要翻譯的文言文。沒準兒今天報刊上的那些“世說新語”,明天就有可能請人翻譯(像“摸司”、“繩命”的文字表述,我現在就需要人來翻譯)。因此,消滅“文言文”挖断了通向斯文的大道,埋葬了含蓄、深沉;提倡“白話文”開啟了粗俗的門戶,氾出了鄙陋——新文化的“後遺症”。
言歸正傳。
為甚麼“幵”和“兆”都有發現、看見的意寓? 因為它都是坤卦符號“☷”的轉換,其標意都是對太陰“⚏”(水)的分解。 分解就意味著有所發現,就意味著看見了甚麼。


為了方便先釋“兆”。
“兆”甲金文未收,相比之下它是個後啟字,很可能是戰國時期的造字。
小篆的“兆”(兆),是“☷”的轉換:將兩個陰爻轉換成兩個“八”,將一個陰爻轉換成“乙”(乙也是水),然後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兆”的狀態。
楷書的形狀更為清晰:“八”對“⚏”分而化之。
“兆”是個典型的會意字,會意就會意在八對水的分解、分析。《說文》釋為象形字是不正確的,釋“灼龜坼也”也僅為它的一個引伸之意。
“兆”的本意是通過分析,對事物的徵候或跡象有所發現。引伸有以下意項:
(1)以灼龜之坼預示吉凶。
(2)發現、看見,如本題目所示。
(3)事物開始的徵象,《左傳·哀公元年》:少康“能布其德,而兆其謀。”
(4)祭祀的界域,《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
(5)數詞。如億兆。
“兆”還異構了許多漢字,可以說形成了“兆”的家族。由於“兆”是分析而見得,它的家族成員有個共同的性格:具有水的蘊質,輕易、快捷,易見、易得。
佻:(ㄊ丨ㄠ)從人。兆的擬人,“兆”的輕薄;“兆”的竊取;“兆”的敏捷。佻佻( 丨ㄠ)則是“兆”的獨行美貌的形態。
窕:從穴。穴,在這裏標意女性,《廣韻》:“善心曰窈,善色曰窕”,《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說文》:“深肆極也”,是說從遠處看到的美色。
挑:從手。“兆”的動作。手對“兆”的挖取、選揀,襟袂間的“兩挑”就是經過選揀挖取有所比較、有所見長的乘龍快婿。
恌:(ㄊㄧㄠ)從心。心對“兆”的菲薄、輕漫,《詩經·小雅·鹿鳴》:“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傚。”
咷:從口。(ㄊㄠ)張口哭出的聲,《易經·同人》:“同人先號咷而後笑”。(ㄊ丨 ㄠ)“兆”的歌聲,《漢書·韓延壽傳》:“望見延壽車,噭咷楚歌”。
洮:(ㄊㄠ)從水。水名,在今甘肃臨洮。洮河綠石稱洮硯,綠如蘭,潤如玉,發墨不亞端溪,北方最為稀貴,得之為寶。硯,見石也。臨洮硯,稀世之物。
逃(跳):從辶(足)。“兆”的離去。
垗:(ㄓㄠ)從土。“兆”的葬地。
狣:(ㄓㄠ)從犬。輕捷得力,善於發覺的犬,《爾雅·釋畜》:“絕有力,狣。”
姚:從女。“兆”是水,水也即女,女中之美,《左傳·哀元年》:少康“逃奔有虞,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是說虞思把倆美女許為少康作妻。
桃:從木。兆是事物徵候的一種表象;木有標杆意,因此“桃”有以下意義:
(1)“兆”即面頰,桃夭就是以桃花盛開比男女之夭冶。
(2)“兆”即木人,桃人就是以桃木削製的人形,用以驅邪。
(3)“兆”即果實,桃李就是以桃李之華實喻門生之眾多。
(4)“兆”即境域,桃源就是“兆”之美境,晉·陶潛為古今人們設計了一個華胥之國。
(5)“兆”即符咒,桃符是早期人類自然崇拜流落民間的習俗,相傳黃帝以桃梗代門神,周代盛行,它是春聯的前身,王安石就有“總把新桃換舊符”的詩句。
祧:(ㄊ丨ㄠ)從示。“兆”為初始,古代始祖之廟曰祧。
旐:(ㄓㄠ)從。招魂之幡,為“兆”招魂,晉·潘岳《寡婦賦》:“龍轜儼其星駕兮,飛旐翩以啟路。”
朓:(ㄊ丨ㄠ)從月。夕陽西下時月見於西(月初),《漢書·張敞傳》:“月朓日蝕,晝冥宵光”。朓朒(ㄋㄩ),唐·李淳風《注》:“盈者曰之朓,不足者謂之朒”。
眺(覜):從目(見)。“兆”的遠視,《呂氏春秋·仲夏季》:“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
頫:從頁。頁為人的頭部,
(1)(ㄊ丨ㄠ)相視,《爾雅·釋詁》:“監、瞻、臨、涖、頫相視也。”
(2)(ㄈㄨ)俯視,《漢書·項羽傳·贊》:“百粵之君頫首係頸,委令下吏。”
鞉:(ㄓㄠ)從革。有柄之鼓,手搖發輕揚之聲,《詩經·周頌·有瞽》:“應田懸鼓,鞉磬柷圉。”
烑:( 丨ㄠ)從火。水火相濟,“兆”的明亮,《淮南子·要略》:“挾日月而不烑,潤萬物而不耗。”
接下來釋“幵”。
“幵”和“兆”都有發現、看見的意寓,“兆”偏重於橫向的平面,而“幵”則偏重於縱向的深度。
“幵”(ㄐ 丨ㄢ),
(1)坤為水,是坤卦符號“☷”的轉換,將一個陰爻轉換成“八”。
(2)“⚏”(太陰)也為水,“八”對“⚏”分解。楷書因之(有時也訛作“开”)。
如果說“兆”是八對水的闊遠橫向分解、分析之所見的話,那麼“幵”就是八對水高深縱向分解、分析之所獲。
“幵”的本意是對水高深分析之所獲。
“幵”字書釋義有兩項:一是山名。幵頭山,崆峒山脈,以高聳得名,在甘肃平涼縣西四十里。二種族名。幵為古羌族分支,《漢書·地理志》:“天水郡罕幵縣”,罕幵人居於此。
“幵”從原本形意所異構的漢字有:
岍:(ㄑ丨ㄢ)從山。山名,岍山即今吳山,在今陝西寶雞市陳倉區,殷商晚期周太王古公長子吳太伯所居,因以易稱。
汧:(ㄑ丨ㄢ)從水。水泱入澤者謂汧。汧水,渭河支流,源起甘肃六盤山,經汧陽在寶雞入渭。古以河中深處出五色魚,故也稱龍魚川。陽,縣名,在陝西,今被改爲千陽,其有的文化含帶丢失。
研:從石。磨碾深究,故有高深蘊意的研究、研求、研味、研討、研核、研精、研窮、研摩、研鑽等以“研”而構成的向高深層次挺進的雙音詞。
笄:(ㄐ丨)從竹。古代男女插入髮髻的竹製長簪,女子十五歲(長高了)稱笄年。
鈃:(ㄐ丨ㄢ)從金。高足酒器,《釋文》:“鈃似小鐘而頸長。”
豜:(ㄐ丨ㄢ)從豕。豬一歲曰豵,三歲曰豜,《詩經·豳風·七月》:“言私其豵 ,獻豜于公。”是說小豬留給自己,大豬繳於公家。
枅:(ㄐ丨 )從木。柱上之方木稱枅。《淮南子·主術》:“短者以為朱儒枅櫨。”
趼:(ㄐ丨ㄢ)從足。獸蹄堅而善上,《爾雅·釋畜》:“騉蹄趼,善陞甗。”
妍:( 丨ㄢ)從女。女子容貌殊美,《關尹子·三極》:“日無不照,有妍有醜,而日無厚薄。”關中方言將特別妖冶者稱“妍诧”。
蚈:(ㄑ丨ㄢ)從虫。能夠高飛的螢火蟲,《呂氏春秋·季夏》:“腐草化為蚈。”
《說文》:“幵,平也。象二干對構,上平也。”很顯然,從析形到釋義都是錯誤的。明明是向縱向的高深尖端挺進,許慎卻偏偏釋“平也”。
《易》理的導引是文字建構的骨骼。自三代至秦漢,是中國文字以易理建構而發育的青春期。如果說半坡遺址、姜寨遺址、馬家窯遺址等所發掘的那麼多符號表明文字的童蒙期,那麼漢字的楷化就是中國文字的趨於成熟的標誌。是《易》理把它們條分縷析,編排棋布的。
幵兆,我獨泊兮其未兆。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