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 甲骨文合集35955,殷 王賓康祖丁。 按: 从四點从庚。
 甲骨文合集35987,殷 康祖丁。
 伊簋,殷周金文集成4287,西周晚期 王才(在)周康宫。
 梁其鐘,殷周金文集成188,西周晚期 用𣄨(祈)匄康 ( )屯(純)右(祐)。
 秦公鎛,殷周金文集成269,春秋早期 (以)康奠 (協)朕或(國)。
 古璽彙編887,戰國 肖康。
 郭店楚墓竹簡·成之聞之38,戰國 《康𫌲(誥)》 曰“不還大暊, 文王 (作)罰, 型(刑)兹亡 (赦)”害(曷)? 按: 四點訛變爲“米”。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28,戰國 《康𫌲(誥)》 員(云): “敬明乃罰。”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䊷衣15,戰國 《康𫌲(誥)》 員(云): “敬命乃罰。”
 秦印文字彙編 楊康。
 秦印文字彙編 笱康。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西漢 剛强而虎質者丘,康沈而流面(湎)者亡。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陰,東漢 遂遷宰國,五教在仁,嗇民□彰,家用平康。
 賈充妻郭槐柩記,晉 元康六年,薨于第寢。
 元譚妻司馬氏墓誌,北魏 司空冀州刺史瑯瑘康王之孫。
 李謙墓誌,唐 以景雲二年九月廿六日終於河南府康俗之里苐。
 李壽墓誌,唐 進爵永康郡王。
 姚忠節墓誌,唐 □□康纉。 《説文》: “穅, 榖皮也。 从禾从米, 庚聲。 , 穅或省。” 甲骨、金文从庚从四點,四點表示穀糠,庚聲。“穅”的初文。戰國楚簡所見从米。《説文》正篆从禾。
康★常◎常
kānɡ表意,甲骨文、金文从庚,庚为有耳可摇动的乐器,下边四点象征摇动乐器时发出的声音,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康”。本义以演奏器乐来表示安宁、和乐。(一说形声,从米,庚声,为“糠”的本字。)引申为健壮无病、富裕、(道路等)宽广平坦等。 【辨析】 以“康”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kānɡ:糠、慷。 康 (kāng)古“穅”字。从米,庚聲。 110.趣談“康”字康,金文像碾坊裏的揚糠機。機下有米粒落下,因聲借爲健康之“康”。
康 金文; 篆kāng[風糠機的象形。(《説文》:“穅,穀也。從禾、米,庚聲。康,字亦作穅。”以穅代康,假借關係被顛倒。康,初文像庚〈簸箕,圓風箱〉簸出糠秕,象形會意,康,糠本字。因聲借爲“安樂”之康。見“康”則有糧,有糧則安樂太平〈康寧、康樂〉;康健〈健康〉。引申爲廣大〈康莊大道〉。通“糠”。今日之電動碾米機,仍像金文之“康”,因爲原理只有一個。)] 《詩經·唐風·蟋蟀》:“無已大康,職思其外。”(行樂切莫太過度,額外之事宜思量。) *康kāng11画 广部 (1) 安乐: ~乐|~宁。 (2) 身体没有毛病,健康: ~复|~健。 (3) 富裕: 小~之家|国富民~。 (4) (道路)宽阔通畅: ~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