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唱高和寡 |
释义 | 新增条目 唱高和寡 ❍ (和h è) 战国 楚 宋玉 《对楚王问》 :「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 《下里》《巴人》 ,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爲 《阳阿》《薤露》 ,国中属和者数百人; 其爲 《阳春》《白雪》 ,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 谓唱的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后遂以 「唱高和寡」 比喻人的行为卓越不凡,知音难得;或言论、 作品艰深不通俗,很难为人理解和接受。 ❍ 晋支敏度 《合维摩诘经序》 :「其文微而婉,厥旨幽而远,可谓唱高和寡,故举世罕览。 」 ❍ 宋 苏轼 《用前韵再和孙志举》 :「唱高和自寡,非我谁当亲?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