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28953,殷
王弜□律其□弗[每]。

戍鈴方彝,殷周金文集成9894,殷
己酉戍鈴(尊)宜于(召)庚同九律。

律鼎, 殷周金文集成2073, 西周中期
律乍(作)匋(寶)器。

睡虎地秦墓竹簡·語書4,戰國至秦
故騰爲是而脩法律令、田令及爲閒私方而下之。

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49,戰國至秦
以效贏、不備之律貲之。

秦印文字彙編
夤律。

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107,西漢
及諸律令中曰同灋、同罪,其所與同當刑復城旦舂……皆如耐罪然。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58,西漢
律: 儋(憺)乏不鬬,斬。

漢印文字徵
漢匈奴呼律居訾成羣。

漢印文字徵
馬律。

史晨後碑,東漢
合九百七人,雅歌吹笙,考之六律,八音克諧,蕩邪反正,奉爵稱壽,相樂終日。

邢巒妻元純阤墓誌,北魏
博搜經藏,廣通戒律。

高盛墓碑,東魏
調律吕於專琴,厝鹽梅於濟水。

張壽墓誌,隋
公授律徂征,南方底定,始貢寶賝,遂觀渝舞。

張叡墓誌,唐
出董戎律,閫外之寄莫先; 羽檄交馳,帷幄之謀斯俟。

郭君妻丁貴娘墓誌,唐
悲歲律之窮紀,傷逝川之日度。

石經周易,唐
初六: 師出以律,否臧兇。
《説文》: “律,均布也。从彳聿聲。”
《段注》對“均布”的解釋是: “律者,所以範天下之不一而歸於一,故曰均布也。”楊樹達認爲 “聿”聲兼義: 以竹管束毫書事謂之聿,以竹管候氣定聲謂之律。
又《爾雅·釋詁》: “律,法也。”
金文“律”从辵,彳、辵義符相通。

★常◎常


lǜ形声,从彳,聿声,本义为规则、法度,引申为用一定的规则约束、古代审定或校正乐音高低的标准等。
【辨析】
律/法 这两个字意义相近。用于名词,“法”侧重指大方面的制度法令,“律”侧重指具体的条文、规则;用于动词,“法”指效法,“律”指规范、约束。

甲骨文〈甲·甲五三七商永祚釋肄〉; 金文;

[彳(示動符)+ 聿(聲符)→律(《説文》“律,均布也。從彳,聿聲。”律,音律,古人用相同直徑不同長短的竹管定音,奇數的六管叫“律”,偶數的六管叫“呂”,合稱“十二律”。引申爲規則〈規律〉,約束〈法律〉,律詩有五律和七律,因“格律”嚴格而得名,每首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求押韵,三四兩句、五六兩句要求對偶,句子的平仄還有規定。上句如果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就要求: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此嚴格限制,所以好詩也就難能可貴。人患無他律,更患無自律。朱載堉(1536—1610)明代著名樂律學家,曆學及數學家、一位世界矚目的皇族音樂家,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九世孫。朱載堉發明了十二平均律,徹底解决了原來十二律不能自如地周而復始的大難題。他多才多藝,被世人譽爲“中國的達·芬奇”。然而這顆璀璨的明星却被明、清兩代的封建塵土掩埋。)]
《詩經·小雅·蓼莪》:“南山律律,飄風弗弗。”(南山峻峻,狂風呼號。)
[春秋] 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有法制號令用以指揮三軍如一人,就像自己指揮自己,所以叫作律。依據楊伯峻説法。)
[明] 朱載堉《律學新説》:“數非律所禁也。天運無端,惟數可以測其機。天道至玄,因數可以見其妙。理由數顯。數由理出,理數可以相倚而不可相違。古之道也。”

(9画)

【提示】, 当中有竖笔穿过,中间一横与横折相交、出头,不要写成相接、不出头的彐。

*

9画 彳部 
(1) 法则;规则: 定~|纪~|清规戒~。
(2) 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成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音~|乐~。
(3) 旧诗的一种体裁: 五~|七~。
(4) 〈书〉 约束: ~己甚严。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