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急就章
释义

急就章

漢元帝 (劉奭) 時黄門令史游所撰字書。亦名 《急就篇》。為童蒙識字課本。是編列叙萬物之名及人物姓名,予以釋說。按姓名、衣服、飲食、器用等分類,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語,每章六十三字,凡三十四章,計二千一百四十四字 (末一百二十八字為漢以後人所加),無一字重復。首句有“急就”二字,因以名篇。一說如遇難字,缓急可就而求焉,故名。急者,疾也;就者,成也。意謂速成,俾便覽閱。唐顏師古施《注》,宋王應麟《補注》,清孫星衍考异之,王國維有校本。流傳之本,多為章草書,主要有:
(1) <急就篇觚> ——敦煌木簡之一。呈三角堆狀,幅三公分,左右斜面及背面各二十一字,計六十三字,成一章。削上部成棱狀,書有“第一”字樣,穿穴連綴。敦煌簡中有數片。


急就章磚 (局部)


急就章 (傳皇象本·局部)

急就章 (徐鉉·局部)


急就章 (宋克·局部)


(2) 〈急就章磚〉 ——河南洛陽出土。為漢磚刻,無年月。嵌置於學校壁面。推定當有百塊左右,但出土一塊,存“急就奇觚衆异羅列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雜厠用日約少誠”二十五字。經本文校定,得見漢代章草真姿,書風雄放蕭散,欹正、大小不一,俗稱 “草隸”者。殊為珍貴。出土後嘗藏鄒適廬處,幾經輾轉,流入日本,今歸中村氏書道博物館。
(3) 〈皇象書刻本〉 ——傳三國吴皇象書,亦有三國魏鍾繇、東晉衛夫人、王羲之諸說,但多從前者。其傳世名刻本為明 ·正統 (1436—1449) 初,吉水楊政據北宋葉石林(夢得) 所摹舊本,刻於松江者 (俗稱 “松江本”)。明陳元瑞所刻 《玉烟堂帖》本亦甚著。後之臨本,以清 《三希堂帖》所載趙子昂臨本及宋太宗 (趙光義) 臨本尤引人注目。
北宋徐鉉、明宋克等好書 〈急就章〉,遺留若干優秀墨迹,本書圖示其部分。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5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