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悁() 古陶文彙編5.273,戰國 左悁。
古陶文彙編5.349,戰國 悁。
包山楚簡·文書138反,戰國 與亓(其)(仇),又(有)(悁〔怨〕)不可(證)。 按: 增羨符“卜”。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10,戰國 《君(牙)》員(云): “日(暑)雨,少(小)少(小)民隹(唯)日悁(怨)。”
郭店楚墓竹簡·緇衣22,戰國 君不與少(小)𢘓(謀)大, 則大臣不悁(怨)。
郭店楚墓竹簡·尊德義34,戰國 正則民不𠳵(吝), 龏(恭)則民不悁(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3,戰國 多言難而(悁)退(懟)者也。 按: 增从宀。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19,戰國 既曰天也,猷(猶)又(有)(悁〔怨〕)言。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曹沬之陳17,戰國 啻(敵)邦交(地), 不可以先(作)(怨)。
漢印文字徵 闕中悁。
增訂漢印文字徵 李悁。
元瞻墓誌,北魏 事同悁珠。 《説文》: “悁, 忿也。 从心肙聲。 一曰憂也。 , 籀文。” 戰國楚簡聲符“肙”上增羨符“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