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
1 说话的语气、措词或格调。
清 李渔《风筝误・嘱鹞》:「口气也像女人口气,笔蹟也像女人笔蹟。不消说,是他做的了。」 老舍《牺牲》:「老梅的口气带出来他确是对博士有点不敬重。」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一个身经百战的人,怎麽可以用那样漫不经心的口气谈说人生最严肃的问题?」 2 说话所体现的气势、气派。
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五:「王荆公一日访蒋山 元禅师,坐间谈论,品藻古今。元曰:『相公口气逼人。』」 徐怀中《西线轶事》:「您可能觉得我写这些,口气不小,似乎一定可以做出什麽引人注目的事情。」 3 言外之意;口风。
宋 王谠《唐语林・方正》:「裴藻者,延龄之子,应鸿辞举……时苗给事及杜黄门同时爲吏部知铨,将出门,延龄接见,探侦二侍郎口气。」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贝氏﹞因要探口气,满脸反堆下笑来,问道:『外边有何事,久不退衙?』」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六章:「听胡匪连长的口气,他们今黑夜,还顾不上整他。」 4 指话语中流露的观点、看法。
巴金《秋》一:「觉新顺着周氏的口气说。」参见「口风」。 5 口音,说话的声音。
《水浒传》第一○二回:「庄主问道:『列位都象东京口气。』」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乡下老头子﹞对着我连连作揖,嘴里说话是绍兴口气。」 6 指口臭。
宋 沈括《梦溪笔谈・药议》:「《日华子》云『鸡舌香,治口气。』所以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