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废帝纪》:「弃亲即雠,人神愤惋,王师电迈,水陆争前,枭剪之期,匪朝伊暮。」
《周书・文帝纪上》:「今若召悦授以内官,臣列旆东辕,匪朝伊夕。」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元年》:「天下事可知,灰尽粉灭,匪朝伊夕;不早爲计,吾徒无类矣。」
5 且,又。
唐 柳宗元《平淮夷雅・皇武》:「蔡凶伊窘,悉起来聚。」
章士钊《柳文指要・体要・平淮夷雅》:「伊,以也。《皇武》:『蔡凶伊窘』,谓蔡凶且窘,伊字从中连及之也。与《方域》『寇昏以狂』句法相类,伊、以二文,直可互用。」
6 他,它。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小庾临终,自表以子园客爲代,朝廷虑其不从命,未知所遣,乃共议用桓温,刘尹曰:『使伊去必能克定西楚,然恐不可复制。』」
《《太平广记》卷二四七引隋 侯白《启颜录・石动筩》》:「动筩曰:『郭璞《游仙》诗云: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臣作云:青溪二千仞,中有两道士。岂不胜伊一倍。』」
南唐 李泌《蝴蝶儿》词:「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着淡黄衣,倚窗学画伊。」
宋 朱淑真《牡丹》诗:「娇娆万态逞殊芳,花品名中占得王。莫把倾城比颜色,从来家国爲伊亡。」
《西游记》第五二回:「行者顿首道:『上告我佛……兕大王,神通广大,把师父与师弟等摄入洞中。弟子向伊求取,没好意,两家比迸。』」
7 专用以代称女性,她。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咫只抵天涯,病成也都爲他,几时到今晚见伊呵?」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那知县和江都县同年相好,就密密的写了一封书子,装入关文内,托他开释此女,断还伊父,另外择婿。」
鲁迅《故事新编・补天》:「女娲忽然醒来了。伊似乎是从梦中惊醒的,然而已经记不清做了什麽梦。」
蔡元培《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说》:「近来有人对於第三位的代名词,一定要分别,有用她字的,有用伊字的,但是我觉得这种分别的确是没有必要。」
8 你。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
宋 孔平仲《续世说・纰漏》:「侯景篡梁,王伟请立七庙,并请讳。景曰:『何谓七庙?』伟曰:『天子祭七世祖考,故置七庙。』景曰:『前世吾不复忆,惟阿爷名标,且有朔州,伊那得来噉是。』众闻盛笑之。」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你把笔尚犹力弱,伊言欲退干戈,有的计对俺先道破。」
元 无名氏《马陵道》第三摺:「我这里吐胆倾心说与伊,难道你不解其中意。」
《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知伊夫婿上边回,懊恼碎情怀。落索环儿一对,简子与金钗,伊收取,莫疑猜,且开怀。」
9 水名。伊水。
《书・禹贡》:「伊、洛、瀍、涧既入於河。」
孔传:「伊出陆浑山……四水合流而入河。」
孔颖达疏引《汉书・地理志》:「伊水出弘农 卢氏县东熊耳山东北入洛。」
汉 张衡《东京赋》:「泝洛背河,左伊右瀍。」
唐 周贺《出关寄贾岛》诗:「伊流偕行客,岳响答啼猿。」
宋 陆游《杂题》诗:「何时道路平如砥,却就清伊整幅巾。」参见「伊水」。
10 姓。汉有伊推。见《汉书・儒林传・瑕丘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