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三德2,戰國
上帝𨟻(將)憎之。
按: 上下結構。

朝侯小子殘碑,東漢
憎知其善。

侯剛墓誌,北魏
公平生好善,獨憎耶暴。

翟突娑墓誌,隋
春不憎榮。

吕氏墓誌,唐
無有愛憎之語。

房有非及妻尚氏墓誌,唐
感慕憎深。
《説文》: “憎,惡也。从心曾聲。”

★常◎常


zēnɡ形声,从心,曾声,厌恶、痛恨。

金文;zēng

[忄(心,意符)+曾(聲符)→憎(《説文》:“憎,惡也。從心,曾聲。”憎,嫌〈憎恨〉。)]
《詩經·齊風·雞鳴》:“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好意思睡到會快散,别讓人罵你是懶漢。)
[唐] 杜甫《天末懷李白》:“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文高命常薄,鬼怪喜誣人。)

*zēng

(15画)

【提示】曾,起笔是点,第二笔是撇; 旧字形上面作。曰中间的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zēng

15画 心部 恨;厌恶: ~恶(wù)|~恨|爱~分明|面目可~。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