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三德2,戰國 上帝𨟻(將)憎之。 按: 上下結構。
 朝侯小子殘碑,東漢 憎知其善。
 侯剛墓誌,北魏 公平生好善,獨憎耶暴。
 翟突娑墓誌,隋 春不憎榮。
 吕氏墓誌,唐 無有愛憎之語。
 房有非及妻尚氏墓誌,唐 感慕憎深。 《説文》: “憎,惡也。从心曾聲。”
憎★常◎常
zēnɡ形声,从心,曾声,厌恶、痛恨。 憎 金文; 篆zēng[忄(心,意符)+曾(聲符)→憎(《説文》:“憎,惡也。從心,曾聲。”憎,嫌〈憎恨〉。)] 《詩經·齊風·雞鳴》:“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好意思睡到會快散,别讓人罵你是懶漢。) [唐] 杜甫《天末懷李白》:“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文高命常薄,鬼怪喜誣人。) *憎zēng15画 心部 恨;厌恶: ~恶(wù)|~恨|爱~分明|面目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