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一]仓颉造字说 |
释义 | [一]仓颉造字说仓颉 (图2—4) 造字说是关于汉字起源的最传统的说法。这一传说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文献: 图2—4 仓颉像 秦代李斯所编的字书 《仓颉篇》也是由于首句是 “仓颉作书”而得名的。古人称文字为“书”,作书就是造字。 但是上引 《吕氏春秋》所举的六个人,除仓颉外都是见于时代较早的典籍的古史名人,唯独仓颉在现存的早于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从来没有提到过,在战国晚期的古籍中也没有关于仓颉的时代以及他在造字之外的事迹的任何记载。汉代人多认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尚书·序》孔颖达 《正义》: “司马迁、班固……皆云仓颉黄帝之史官也。”),恐怕未必有确据。魏晋以后有人把仓颉说成早于黄帝的远古帝王,就更荒诞无稽了[11]。也许仓颉只是古人所虚拟的一个文化英雄。 在上引 《世本》 中跟仓颉并提的沮诵,也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汉魏间的宋衷的 《世本》注说: “黄帝之世始立史官,苍颉、沮诵居其职。”是否可信,尚待研究。 仓颉作书的传说在战国晚期显然已经很流行。这一传说无疑在较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它有没有某种程度的可靠性呢?历史考古学所指的新石器时代的中后期正是中华民族的形成时期,也是汉字的形成时期;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也是在黄帝统治的时期,所以说,传说尽管不能用作依据,但其所处时代和实际的文字起源还是合拍的。《史记·五帝本纪》 中介绍仓颉是黄帝的左史大夫,受命创造文字。《汉书·艺文志》也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说文·序》 中载: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 (háng)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遗书契。”传说中的仓颉,聪颖过人,面生四目,上能观天象,下能察山川风雨之演相,观鸟兽之迹,体类象形,合类会意而造字。又经历代人们的多次神化和杜撰,仓颉的传说越来越具体,并有了他的家乡是陕西省白水县史官乡的说法。全国的仓颉墓就有三处: 陕西省白水县一处,山东省东阿县(现阳谷境内)一处,山东省寿光市西郊一处。这些传说和伪造的遗迹,都是不可信的。黄帝统一天下后的左史官员“仓颉”也可能是有的,他只是受权统一文字和领导文字改革的专职官员,说到造字,他只是在文字发展史上处于官方造字时期的代表人物。 虽然如此,仓颉造字说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传说,其价值在于说出了汉字起源的一些道理。 汉字的起源时代是黄帝时代,这与考古资料证实的文字产生时期是吻合的。虽然说文字体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但是在将原始记事符号收集、整理加工成文字系统的过程中,史官也就是巫师集团,曾经发挥过独特的作用,原始汉字主要是由巫史创造的。 许慎 《说文·叙》 中,把结绳记事与仓颉造字衔接起来,认为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结绳记事已经无法适应更多、更快地记录、传递信息的需要,于是人们需要重新探索别的记事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始宗教观和图腾崇拜的早期人类文化思维模式下,人们依据 “鸟兽蹄迒之迹”,“依类象形”而逐渐创造出文字,是符合文字发展规律的。这一点,可以从许多汉字的构形中得到实际的印证。 汉字当然不可能是个别人造出来的,原始仓颉式的人物可能出现过很多。早在战国晚期,就有学者作过类似的解释。《荀子·解蔽》 说: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荀子认为仓颉只是众多“好书者”中由于用心专一而最有成就的一个。这表明远在战国时期,就有人认为汉字并非是由仓颉一人创造的,而是由众人创造的。不过在汉字形成的过程里,尤其在最后阶段,很可能有个别人曾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仓颉也许就是这样的人。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