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一]古今字的来源 |
释义 | [一]古今字的来源造字之初,是一个意义造一个字,这个意义就是本义。开始时候,字少词多,就会通过假借的方式,使一个字代表除本义外的其他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词汇的发展,本义有了引申义,这样就使得文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文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分不同的用法,其中表示某些义项的字常常被加以改造,以区分于其他义项。就该义项来说,原先的用字为古字,改造后的用字为今字。细分下来,有两个来源: 这种情况如果在作品中通用古字,而不用今字,阅读时就会比较费力。如 《鸿门宴》 :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例句中,前一个“奉”,今字为 “捧”,是双手捧着的意思; 后一个 “奉”是 “奉献”的意思,沿用古字形而未造今字。 奉 从 廾 (収) 从手,丰声,本义为 “捧” 。 像这样非一对一关系的古今字,还有许多,比如“要”字,除了有 “腰”字记录其本义外,还有 “邀”字来记录其假借义。《史记·鸿门宴》中: “张良出,要项伯。”这里的 “要”字今作 “邀”。再如: ❶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 《齐桓晋文之事》) ❷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同上) ❸ “友便辟(bì),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 ❹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 ‘旦辟左右’ 。” (《齐晋案之战》 ) ❺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 ( 《礼记·中庸》 ) 以上五例中: 例❶中的 “辟”为开辟义,今字为闢pì: 例 ❷中的 “辟”为邪僻义,今字为 “僻”; 例 ❸中的是 “嬖” (bì宠爱)义,今字写为 “嬖”; 例 ❹中的是 “辟”是躲避义,今字写为 “避”: 例 ❺中的 “辟”是 “譬” (pì)义。 上面五个例句中都有 “辟”字,古字 “辟”有后起今字: 闢、僻、嬖、避、譬。这些后起字,每个字都只是承担了 “辟”字的部分义项,成为了 “辟”字某个义项上的今字。 2. 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汉语中有些词由于意义比较抽象,不好造字,因而没有自己的书写形式,就用假借的方法借用同音字来替代,这样就形成了本字、本义与假借义共存一体的现象。为了把本字、本义、假借义区别开来而另造新字,从而形成了同音假借的古今字。比如: 队: 本义是从高处坠落, 从阜㒸声。 后来借为 “队列”义, 于是用 “坠 (墜) ”字来表示本义。与此相似的还有: 段—锻,匡—筐,或—域等。 而: 鼻子下面的长须,本义是 “胡须”的意思,因连词 “而”无法造字,读音与 “而”相同,就借用为假借字,后来为了区别,又为本义 “胡须”重造新字 “须”。与此相似的有: 然—燃。 上面几例,均为替本义重造新字,这种情况在同音假借中比较常见。但是也有为假借字重造新字的例子。比如: 隹 (zhuī): 本义是一种鸟,后来被借去记录语气词 “唯”。为了区别本义和假借义,就专为语气词造了 “唯、惟”字,于是形成了 “隹—唯 (惟) ”这一对古今字。另外與—歟也属此例。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