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一]古今字的来源
释义

[一]古今字的来源

造字之初,是一个意义造一个字,这个意义就是本义。开始时候,字少词多,就会通过假借的方式,使一个字代表除本义外的其他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词汇的发展,本义有了引申义,这样就使得文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文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分不同的用法,其中表示某些义项的字常常被加以改造,以区分于其他义项。就该义项来说,原先的用字为古字,改造后的用字为今字。细分下来,有两个来源:
1. 同源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
词义的不断发展,使词由单义变为多义。其中有些词义,为适应交际的需要,从母体中分化出来,独立成词。而上古字少,新出现的词没有新字来表示,仍沿用了旧字,这样就形成了一字写多词,致使不同的词在书写形式上划一无别,影响了书面交际。比如“共”字,在上古就兼有多个记词职务,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礼记·曲礼》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 )
民不知礼,未生其共。( 《城濮之战》 )

以上加 “·”号的字分别表示 “共同”、“供给”、“拱揖”、“恭顺”的意思。一个 “共”字身兼四职,也就是分别记录了四个不同的词。这对运用文字来说是经济,但字的兼职过多,容易造成表意的含混、模糊。为了增强表意的明确性,后世就造了 “供”、“拱”、“恭”三个新字来分别负担它的兼职,“共”字本身主要用以表示 “共同”、“共和”这一个义项了。像这样,我们把原先的一字多职共用字 “共”称为母字,把后来特地为分担母字兼职而造的 “供”、“拱”、“恭”等称为分化字。从记录同一个词 (“供给”的“供”)所用字的时代先后来说,古用 “共”而今用 “供”,于是 “共”与 “供”构成古今字。同样,“共”与 “拱”、“共”与“恭”也分别是古今字。
为了区别这种一字纪录多个衍生词的现象,后人造出新字去分化它们,使之从形和义的结合上表达更加准确。再如:
责 (zhài): 甲骨文写为, 是形声字, 从贝朿 (cì)声, 隶书 “朿”讹变为 “”。从贝之字都与钱财有关,本义为 “债款、债务”。上古用 “责”字表示 “债权”、“债务”的意义。后来从 “债”上引申出 “责任”的 “责”义: 债主有权向负债者讨债,所以“责”引申为 “索取”、“要求”义,读为zé。再引申为 “责问、责备”。负债者有义务还债,引出 “责任”。在一个时期中,“责”兼表 “债”和 “责”两个词的任务,后来,为了在文字形体上把这两个词区别开来,就专门为 “债务”这个本义造了个新字 “债”,而把本字 “责”留给引申义 “责任”义。于是,从记录 “债务”这个词的角度看,便形成了 “责—债”这一对古今字。“责”是 “债”的古字,“债”是 “责”的今字。
坐: 从人从土,是个会意字。本义是 “坐下”、“坐着”,后来词义引申为 “座位”义。为了区别本义和引申义,便专门为 “座位”义造了 “座”字,于是形成 “坐—座”这一对古今字。
这种由本义发展为引申义,再同源分化成新词的现象在古汉语中比较多见。比如:反—返; 贾—價 (价); 止—趾; 内—纳; 受—授; 共—供; 取—娶等等。
一般说来,古今字绝大多数都是一对一的关系,但有时一个古字,会由于一字记多义而演化出不止一个今字。比如:


这种情况如果在作品中通用古字,而不用今字,阅读时就会比较费力。如 《鸿门宴》 :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例句中,前一个“奉”,今字为 “捧”,是双手捧着的意思; 后一个 “奉”是 “奉献”的意思,沿用古字形而未造今字。

从 廾 (収) 从手,丰声,本义为 “捧” 。


像这样非一对一关系的古今字,还有许多,比如“要”字,除了有 “腰”字记录其本义外,还有 “邀”字来记录其假借义。《史记·鸿门宴》中: “张良出,要项伯。”这里的 “要”字今作 “邀”。再如:
❶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 《齐桓晋文之事》)

❷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同上)

❸ “友便辟(bì),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

❹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 ‘旦辟左右’ 。” (《齐晋案之战》 )

❺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 ( 《礼记·中庸》 )

以上五例中: 例❶中的 “辟”为开辟义,今字为闢pì: 例
❷中的 “辟”为邪僻义,今字为 “僻”; 例
❸中的是 “嬖” (bì宠爱)义,今字写为 “嬖”; 例
❹中的是 “辟”是躲避义,今字写为 “避”: 例
❺中的 “辟”是 “譬” (pì)义。
上面五个例句中都有 “辟”字,古字 “辟”有后起今字: 闢、僻、嬖、避、譬。这些后起字,每个字都只是承担了 “辟”字的部分义项,成为了 “辟”字某个义项上的今字。
2. 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
汉语中有些词由于意义比较抽象,不好造字,因而没有自己的书写形式,就用假借的方法借用同音字来替代,这样就形成了本字、本义与假借义共存一体的现象。为了把本字、本义、假借义区别开来而另造新字,从而形成了同音假借的古今字。比如:


队: 本义是从高处坠落, 从阜㒸声。 后来借为 “队列”义, 于是用 “坠 (墜) ”字来表示本义。与此相似的还有: 段—锻,匡—筐,或—域等。


而: 鼻子下面的长须,本义是 “胡须”的意思,因连词 “而”无法造字,读音与
“而”相同,就借用为假借字,后来为了区别,又为本义 “胡须”重造新字 “须”。与此相似的有: 然—燃。
上面几例,均为替本义重造新字,这种情况在同音假借中比较常见。但是也有为假借字重造新字的例子。比如:


隹 (zhuī): 本义是一种鸟,后来被借去记录语气词 “唯”。为了区别本义和假借义,就专为语气词造了 “唯、惟”字,于是形成了 “隹—唯 (惟) ”这一对古今字。另外與—歟也属此例。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