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26,戰國 初六: 欽(咸)亓(其)拇(脢)。 按: 从手母聲。右側構件爲手的繁化,詳見“手”字説解。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37,戰國 繲(解)丌(其)拇(脢)□。
 熹平石經《易》殘石,東漢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説文》:“拇,將指也。从手母聲。” 甲骨文、金文有字形作手上加一横,指示首指位置,或釋爲“拇”。附録如下:
 甲骨文合集25362,殷 貞王□東子懮亡拇。
 甲骨文合集32782,殷 癸巳,貞子效人步在拇。
 甲骨文合集38642,殷 [貞]王 [ ], 亡拇。
 獻簋,殷周金文集成4205,西周早期 休亡拇。
拇★常◎常
mǔ形声,从手,母声,本义为手的大指头,引申为脚的大指头。 拇*mǔ(8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