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 金文;《説文》所無jū[扌(手,意符)+匊(掬本字,聲意符)→掬(雙手捧東西。滿臉笑容,好像可以捧住似的〈笑容可掬〉。)] [春秋] 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中軍、下軍爭舟,舟中之指可掬也。”(楊伯峻《左傳春秋注》:“先乘舟者恐多乘,或恐敵人追至,或恐船重而舟沈,然後來者則攀船舷而欲上,故先乘者以刀斷攀者之指。舟中之指可掬,言其多也。”) [明] 吴承恩《西遊記》(第二四回):“若像往常在高老莊時,把嘴朝前一掬,把耳兩頭一擺,常嚇殺二三十人哩。” △掬jū11画 手部 〈书〉 用双手捧: ~起山泉水,喝个痛快|笑容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