撓( ) 馬王堆漢墓帛書·養生方,西漢 并撓,盛以缶。
 王基墓誌,北魏 黄中挺達,恥兼子長,澄撓不渝,著同叔度。 按: “堯”省形。
 王公夫人清河張氏墓誌,唐 即徒撓於公而利於私。 《説文》: “撓,擾也。从手堯聲。一曰捄也。” 漢簡或假“譊”爲“撓”。《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簡6—7: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之,强而□之,怒而譊(撓)之……”
撓挠, 金文; 篆náo[扌(手,意符)+ 堯(聲符)→ 撓(《説文》:“撓,擾也。從手,堯聲。一曰:捄也。”撓,彎曲:撓曲。百折不撓;搔,輕輕抓:撓癢。)] 韓非《韓非子·有度》:“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指法律應公平公正,一視同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