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擊( ) 武威漢簡·王杖十簡8,西漢 毆擊先, 用訴, 地大守上𤅊, 廷尉報罪名。
 張家山漢簡·蓋廬19,西漢 毋要堤堤之期,毋擊堂堂之陳,毋攻逢逢之氣。
 漢印文字徵 虎騎電擊司馬。
 熹平石經《易》殘石,東漢 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凶。
 檀賓墓誌,北魏 又召君爲龍驤將軍游擊將軍。
 元湛妃王令媛墓誌,東魏 鼓琴之志詎申,擊缶之期奄及。
 高緊墓誌,隋 隼擊鷹揚。
 李彦墓誌,唐 遂擊壤堯日,股腹周辰。 按: “殳”訛作“攴”。
 范安及墓誌,唐 元子逰擊將軍。 按: “車”省形。
 劉庭訓墓誌,唐 加逰擊將軍。 按: “殳”訛作“攵”。
 吴孝墓誌,唐 君隋任逰擊將軍。 按: “𣪠”訛作“斬”。 《説文》: “擊, 攴也。 从手𣪠聲。 ” 楚簡假“𣪠”爲“擊”。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簡22: “𣪠(擊)鼓, 㙑(禹)必速出, (冬)不敢蒼(凔)(辭), (夏)不敢 (暑)(辭)。”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周易》簡1: “上九: 𣪠(擊)尨(蒙); 不利爲 (寇), 利 (禦)寇(寇)。 ” 唐代王伏生墓誌“逰𣪠(擊)將軍王伏生”字形作“ ”, 此字形當爲“擊”之省形,刻者錯誤爲之,與楚簡之假借不可一概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