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史牆盤,殷周金文集成10175,西周中期 曰古文王, 初(盭)龢于政。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命女(汝)辥(乂)我邦我家内外,(惷)于尖(小大)政, (屏)朕立(位)。
𦅫鎛, 殷周金文集成271, 春秋中期或晚期 (肅)(肅)義(儀)政。
王子午鼎,殷周金文集成2811,春秋中期或晚期 惠於政德, 𪫥(淑)(于)威義。
虞侯政壺,殷周金文集成9696,春秋 虞𥎦(侯)(政)乍(作)(寶)壺。
侯馬盟書92:21,春秋 政。
侯馬盟書91:5,春秋 政。
侯馬盟書3:22,春秋 政。
古璽彙編280,戰國 右斯政鉨。
古璽彙編1003,戰國 肖(趙)政。
古璽彙編5126,戰國 政。
古璽彙編5128,戰國 政。 按: 形旁“攴”有省略。
噩君啓舟節,殷周金文集成12113,戰國 不見其金節則政(征)。 按: 形旁易爲“殳”。戰國楚文字如此。又下一條。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一67,戰國 政其(然)而行怠安。
包山楚簡·文書81,戰國 政(征)其田。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魯邦大旱3,戰國 政坓(刑)與悳(德)。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237,戰國至秦 甲子到乙亥是右〈君〉也,利以臨官立政,是胃(謂)貴勝賤。
秦印文字彙編 卻政。
秦印文字彙編 笵政。
居延新簡EPT26.17,西漢 □三候長政敢言之,官檄曰……
漢印文字徵 竇政。
漢印文字徵 胡政。
石門頌,東漢 寧靜烝庶,政與乾通。
賈充妻郭槐柩記,晉 武公既薨,親秉國政。
康健墓誌,北魏 作令岐陽,政績遠揚。
元端墓誌,北魏 其教也,不猛如成; 其政也,不嚴如治。
劉多墓誌,隋 能官善政,易俗移常。
任軌墓誌,隋 參軍藉三略之權,食貨資八政之本,董司網紀,咸爲稱職。
唐直墓誌,唐 公諱直,字子政,京兆長安人。
崔惟悌墓誌,唐 右輔之政,人到於今稱之。 《説文》: “政,正也。从攴从正,正亦聲。” “政”是亦聲字。許釋“正也”,用聲訓,以動詞釋名詞。 有學者認爲,“政”乃征伐本字。“正”增彳成“征”强調征行,增攴成“政”强調戡伐。引申而產生出與治理相關的意義。録此供參考。
政★常◎常zhènɡ表意,从攵或攴,从正,攴指行为动作,正指端正,本义表示匡正、纠正,引申为政治(政府、政党、社会团体或个人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政权(政治上的统治权力)、政府(执行国家权力的行政机关)、政策或法令、旧时主持某种政务或事务的人、国家某一部门所主管的业务、家庭或团体所负担的事务等。 政(zhèng)正也。 【按】政从攴、正會意,手持皮鞭匡正事物,本義是匡正。 政金文;篆zhèng[正(意符)+ 攵(意符) →正(《説文》:“政,正也。從攴,從正,正亦聲。”治理國家事務〈政治、政府、政黨、政權〉。家庭或集體生活中的事務〈家政〉。)] 《詩經·邶風·北門》:“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王爺差事要我辦,公事如山腰壓彎。) [春秋] 左丘明《左傳·文公六年》:“不告閏朔,棄時政也,何以爲民?”(不告知百姓正時的潤朔,就是放棄時政,又如何來治理民事?) [西漢] 戴聖《禮記·檀弓下》:“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孔子説:“你要知道,苛重的政令和賦稅比猛虎還要可怕。” [西漢] 司馬遷 《史記·晉世家》:“厲王出奔於彘〈公元前841年〉,大臣行政,故曰‘共和’。”(〈周〉厲王出逃到彘,政事由大臣執掌,所以稱爲“共和”。)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政令通暢,人民和樂,所有荒廢,再度興起,於是重修岳陽樓。) 政zhèng(9画)
【提示】正,位于字左时,末笔的横改提。攵,4画,不要错写成3画的夂。 *政zhèng9画 攴部 (1) 政治: ~党|~府|从~|德~。 (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 财~|邮~。 (3) 家庭或团体的事务: 家~|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