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 九年衛鼎,殷周金文集成2831,西周中期 眉敖者膚卓事(使)見(覲)于王。 按: 眉敖,氏族首長之稱號。
乖伯歸夆簋,殷周金文集成4331,西周晚期 王命益公征眉敖。
敖簋蓋, 殷周金文集成4213,西周晚期 敖𠀠(其)子子孫孫永寶。 按: 敖, 亦氏族首長之稱號。
古陶文彙編5.384,戰國 大田佐敖童曰未。 按: 敖童,身高已達到成年標準而尚未傅籍者。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雜抄32,戰國至秦 匿敖童。
流沙墜簡·小學一1,西漢 游敖周章。
王基墓誌,北魏 敖然獨足,齊鴻遥神趣。
馮令華墓誌,東魏 至若遥聽車聲,識伯王之有禮;當朝晏罷,責叔敖之未登。
任顯及妻張氏合葬誌,隋 敖遊息跡,翫賞靡從。
盧行毅墓誌,唐 自先生敖、中郎植、司空毓、尚書珽後,稱冠族者數百祀於今,洪流淼然,休蔭無絶。
李英墓誌,唐 簫條虚室之中,嘯敖形骸之外。 《説文》: “敖,出游也。从出从放。” “敖”之初文“”不从攴, 甲骨文、 金文字形在“人”頭部上加“”形,“人”頭部或被强調而作圈、圓點形。字形舉例附後。 “”所从之“”形所象何物尚待研究, 但絶非“出”, 故《説文》 以“从出从放”釋“敖”並不可信。 “敖”在“”上添加攴旁而成字, 金文或在“”上加注虍旁以標音。 “敖”、“”皆多用作氏族名。金文“眉敖”、“敖”, 則爲氏族首長之稱。
甲骨文合集188,殷 貞不其隻羌。
甲骨文合集98正,殷 己未卜, 爭, 貞, 齊亡。
甲骨文合集10923,殷 壬戌卜, 爭, 貞气令田于侯。十月。
邐方鼎,殷周金文集成2709,殷 尹邐隹各。
臣辰父乙簋,殷周金文集成3422,西周早期 臣辰父乙。
臣辰父乙簋,殷周金文集成3423,西周早期 父乙臣辰。
臣辰父癸簋,殷周金文集成3522,西周早期 臣辰(册)父癸。
𤼈盨, 殷周金文集成4462, 西周中期 王乎(呼)史册易(賜)敡(裼)虢𢻵攸勒。
諫簋,殷周金文集成4285,西周晚期 王乎(呼)内史册命(諫)曰……
敖★规◎常áo表意,小篆从出从放,放指放浪、放松心情,表示外出游玩,隶定为“敖”。本义为出游(后作“遨”),假借为姓。 【辨析】 ❶以“敖”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ɑo,但声调不同。āo:熬∣áo:熬、遨∣ào:傲、骜。 ❷在台湾,“敖”11画,左侧上是士,下是方。 敖áo(篆) 金文由出、放合成,属会意字。出门在外,放浪形骸,浪迹天涯,是谓“遨游”。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ao 阳平:遨(遨游) 熬(熬煎) 嗷(嗷嗷待哺) 廒(粮仓,“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许浑《汉水伤稼》) 聱(佶屈聱牙) 螯(“蟹八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獒(犬中之雄) 鳌(独占鳌头) 去声:傲(骄傲) 骜(桀骜不驯) 慠(同“傲”) 鏊(鏊战) 敖(áo)出游也。从出、放。 1.趣談“敖”字敖,現在旅遊團的導遊也舉著旗子領隊,似乎是一脈相承。“敖”被作爲構字成分,就加“辶”(chuò)成“遨”,明確了出遊的本意。
敖金文;篆áo[《説文》:“敖,出遊也。從岀。從放。”“從出”不確。敖,金文像人舉著有“裝飾”的旗幟出遊。引申爲閑遊、嬉戲。“熬”“傲”,皆爲同音借用。疑爲“遨”本字。] 《詩經·邶風·柏舟》:“微我無酒,以敖以遊。”(想喝有酒,想玩就岀遊。) 《大學·八章》:“之其所敖惰而辟焉。”(對傲慢而懈怠的人,他就持有偏見。) *敖ngaw[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出游也。 从出、放。(四篇下) 放出,會意。流放的處罰? △敖áo10画 攴部 (1) 【敖包】蒙语“堆子”的意思。蒙古族人用作路标和界标。用石头砌成,上插树枝,旧时把敖包作为神灵的住地来祭祀。 (2) 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