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 ) 甲骨文合集8250,殷 ……敝允…… 按: 从巾从攴,巾旁小點爲灰塵。
 甲骨文合集28869,殷 ……敝擒。
 甲骨文合集29403,殷 王其田敝……遘……
 甲骨文合集584甲正,殷 王[曰]……丁卯, 王狩敝 車……在車, 馬亦……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乙種129,戰國至秦 丁丑在亢,裚(製)衣常(裳),丁巳衣之,必敝。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秦食晉以齊,齊毁,晉敝,餘齊不足以爲晉國主矣。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敝楚,强楚,其於王孰便?
 漢印文字徵 張敝。
 史晨前碑,東漢 承敝遭衰,黑不代倉。
 宫君妻秦沖墓誌,唐 泉堂既敝。 《説文》: “敝, 帗也。 一曰敗衣。 从攴从㡀, 㡀亦聲。” 甲骨文、金文从巾从攴,會以棍棒拍打衣物使其灰塵除去之意,其中一些小點表示揚起的灰塵,當爲“撆”之初文。戰國以降形體没有變化,隸變作 “敝”。
敝★规◎常
bì表意,小篆从攴(pū)从 .jpg) (bì),攴指手持棍棒打, .jpg) 指破旧衣服;隶定为“敝”,攴改为攵。本义表示扑打破衣,引申为破旧、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等。 【辨析】 ❶以“敝”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bì:蔽、弊∣piē:瞥∣piě:撇。 ❷敝/鄙 “敝”有破旧义,“鄙”有粗俗义,这两个字都用于谦辞,前者用于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后者用于自称。 ❸“凋敝”也作“雕敝”“雕弊”,现在的推荐写法是前者。 敝bì会意字,从“巾”从“支”(即“攵”),另加四点,意思是把衣巾弄破了,四点表破了的洞。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bì 幣(简化为“币”,人民币) 蔽(遮蔽) 弊(弊病) bie 阴平:憋(憋气) 鳖(“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阳平:蹩(蹩脚) pie 阴平:撇(撇开) 瞥(瞥见) 上声:撇(汉字笔画名) (古代熬盐用的锅,现作地名用字) 去声:嫳(嫳屑) 相关链接 幣,本义“帛也”(《说文》)。从巾,本为布帛。“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后为金(铜),至宋发行“交子”始有纸币。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时期1023年的成都。 敝 (bì)帗也。一曰敗衣。 【按】帗,音fú,《説文》“一幅巾也”,即長寬二尺二寸的布帛。 △敝bì11画 攴部 (1) 〈书〉 破烂;破旧: ~衣粝(lì,糙米)食|~帚自珍|弃之如~屣(xǐ,鞋)。 (2) 衰败: ~政|凋~。 (3) 谦辞,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姓|~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