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禹鼎,殷周金文集成2833,西周晚期
斯(厮)馭(二百)徒千。

余贎𠐄兒鐘, 殷周金文集成185,春秋晚期
斯于之孫。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孔子詩論12,戰國
梂(樛)木福(斯)才(君子)。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一·皇門4,戰國
是人斯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故斯(厮)役人之道□□共(恭)焉。

石門頌,東漢
廢子由斯,得其度經。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銘勒斯石,垂之于後。

肥致碑,東漢
謹立斯石,以暢虔恭,表述前列,啓勸僮蒙。

鄭君妻墓誌,北魏
肈允才淑,閫德斯亮。

元子正墓誌,北魏
青囊是, 紫埿斯奉。
按: 構件“其”中間有一豎筆。

元毓墓誌,北魏
四德靡違,六行斯具。
按: 斯,皆、盡。《書·金縢》: “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

元悰墓誌,東魏
海岱之閒,都會斯在。
《説文》: “斯,析也。从斤其聲。《詩》 曰: ‘斧以斯之。’”
“斯”聲符形體變異,金文上“”下“”;隸變後“”寫作“”,“”寫作“”; 或者兩者合爲一體, 寫作“其”。
“斯”本義爲 “析”,如 《詩·陳風·墓門》: “墓門有棘,斧以斯之。”借作指示代詞 “此”。又用作 “皆、盡”。

★常◎常


sī形声,从斤,其声,斤为斧头,本义为劈、劈开,引申为扯裂、扯开(后作“撕”),假借为代词(指示比较近的人、事物或处所等,相当于“这”“这个”等)、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于是”)。
【辨析】
以“斯”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sī:撕、嘶、厮、澌。

会意字,《说文》:“析也。”用斧斤之类刀具将“其”(箕)劈开。斯,与撕毁、厮杀有相同的意思。《诗经·陈风·墓门》说:“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其音本是破裂声。“斯”与“是”音相近,可通。后被借为文言虚词,义与“是”相同,作近指代词。“生于斯,长于斯”,“斯”即“是”、“这里”的意思。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嘶(象声词)
撕(撕毁)
厮(厮杀)
澌(澌灭,消灭干净)
凘(解冻后随水流动的冰块)

171.趣談“斯”字

斯,從其從斤,是用斧斤把簸箕斬開撕裂,借爲代詞,此、這。加“扌”返還,表示撕裂的原來意思。


金文;

[其(簸箕,意符) +斤(砍,意符)→斯(《説文》:“斯。析也。從斤,其聲。《詩》曰:‘斧以斯之。’”斯,金文像用斧將箕斬開。擬爲“撕”本字。斯,古意爲分開、散開、離開。後借爲此〈這裏〉、 這〈這個〉等。文人講話多用“斯”,如“逝者如斯夫”,於是稱文人爲斯文。斯文掃地,是對文化和文人的不尊重。)]
《詩經·召南·殷齊靁》:“何斯違斯? 莫敢或遑(huáng)。”(爲何離此走他鄉? 不敢偷懶心皇皇。)
[唐] 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一》:“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注:冠蓋,指高冠華蓋的權貴。)

*sjiev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析也。 从斤,其聲。詩曰: 斧以斯之。(十四篇上)
簸箕與斧斤皆勞動工具。可能為廝之本字。

(12画)

【提示】其中间的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

12画 斤部 〈书〉
(1) 代词。相当于“这”、“这里”、“这样”: ~人|生于~长于~|以至于~。
(2) 于是;就。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4: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