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 甲骨文合集6665,殷 癸未卜, 貞旬亡。三日乙酉㞢來自東, 乎申告旁。
甲骨文合集6666,殷 庚午卜, 𡧊, 貞旁方其乍。
甲骨文合集37791,殷 丁亥卜,[在]旁,貞[王]其田[衣]逐[亡災]。
甲骨文合集5776,殷 戊辰卜,内,貞戎旁射。 按: 此爲倒書。
旁父乙鼎,殷周金文集成2009,殷或西周早期 旁父乙。
高卣,殷周金文集成5431,西周早期 隹(唯)十又二月, 王初(館)旁,唯還在周。
周免旁父丁尊,殷周金文集成5922,西周中期 周免旁乍(作)父丁宗寶彝。
㚤母簋, 殷周金文集成3845,西周晚期 (㚤)母乍(作)南旁寶𣪕(簋)。子子孫孫𠀠(其)永寶用。
梁十九年亡智鼎,殷周金文集成2746,戰國 穆穆魯辟。 省朔旁(方)。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乙篇,戰國 天旁(方)(動)。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120,戰國至秦 縣嗇夫材興有田其旁者。
永城梁孝王李后墓塞石,西漢 西宫東北旁第一三。
漢印文字徵 旁臨。
熹平石經《易》殘石(正面),東漢 ……揮旁通情也。
隴東王感孝頌,北齊 穹隆感異,旁薄貽珍。
西門豹祠堂碑陽,北齊 星精旁散。
元熙墓誌,北魏 詞義慷慨,酸動旁人。
吴延陵季子廟碑,唐 祈報旁奠,贄幣冝列於軒廂。 《説文》: “旁, 溥也。 从二, 闕; 方聲。 , 古文旁。 , 亦古文旁。,籀文。” “旁”字小篆作“”, 對其構形意圖, 《説文》不能作完整闡釋, 雖然認定“旁”从二(上)得義,从方得聲,但對其中間構形成分則只能以一“闕”字表達無解之意。《説文》之所以缺釋,主要因小篆“旁”字已訛,故 “旁”之造字意圖,當求解於早期古文字字形。 甲金文“旁”字上部“井”形構件,楊樹達以爲象東西南北之形,故“旁”從其得義當爲四方之“方”本字,“井”形構件或又變爲“冂”形,所表之義不變。戰國以降,或因飾筆附著而漸訛。 “旁”字甲骨文多作地名,殷商西周金文多作人名,至於戰國,則其本義多見,梁十九年亡智鼎之“朔旁”,即“朔方”,《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乙篇》之“天旁”即“天方動”。 而後世 “旁邊”之義, 則四方之 “方”引申。
旁★常◎常pánɡ形声,甲骨文、金文从凡,方声,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旁”。本义为广而多,引申为旁侧、偏斜、非主要的、非正式的等。 【辨析】 以“旁”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ɑnɡ,但声调和声母不同。pánɡ:螃、鳑∣pǎnɡ:耪∣bǎnɡ:榜、膀∣bànɡ:傍、谤、磅、镑、蒡。 旁páng(甲) 形声字,“方”为声,其形符,甲骨文上为“凡”,“凡形方声”(孙海波说)。甲骨文“凡”像盘子(郭沫若说),似亦可表声。不过,唐宋以前的古汉语无唇齿音“f”,方,本来也读为pāng。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pang 阴平:滂(滂沱) 膀(膀肿) 阳平:膀(膀胱) 螃(螃蟹) 磅(磅礴) 鳑(鱼名) 上声:耪(耪地) 嗙(胡吹乱嗙) 髈(同“膀”) bang 上声:榜(光荣榜) 膀(翅膀) 去声:傍(傍晚) 谤(毁谤) 磅(磅秤) 镑(英镑) 艕(船互相挨靠) 塝(田边土坡,多用于地名,如张家塝,在湖北)蒡(牛蒡,二年生草本植物) 相关链接 孙海波(1909—1972),河南省潢川市人,古文字学家,有《甲骨文编》传世。 旁páng(10画)
【提示】方,末笔是撇,不是横折钩。 *旁páng10画 方部 (1) 广泛:~征博引。 (2) 左右两侧距离不远的地方:~边|~听|身~|~若无人。 (3) 另外;其他;别的:~人|~证|大权~落。 (4) (~儿)汉字的偏旁(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竖心~儿|足字~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