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汉字
释义

()


甲骨文合集21288,殷
戊寅卜侑子族示不。
按: 从矢从㫃。

甲骨文合集21289正,殷
……卜侑子族彘……十彘……

甲骨文合集6820,殷
貞令……族……侯周載?

甲骨文合集14922,殷
[貞]乎子族先眔……

甲骨文合集34133,殷
丁酉卜, 王族爰多子族立于

甲骨文合集34134,殷
叀三族令。

明公簋,殷周金文集成4029,西周早期
唯王令朙(明)公(遣)三族伐東或(國)。

師酉簋,殷周金文集成4289,西周中期
公族(釐)入右師酉立中廷。

宋公差戈,殷周金文集成11289,春秋晚期
宋公差之所(造)不昜(揚)族戈。

曾侯乙鐘(下二5),殷周金文集成293,戰國早期
大族之商。

曾侯乙鐘(中三6),殷周金文集成326,戰國早期
大族之鼓。

曾侯乙鐘(中三2),殷周金文集成322,戰國早期
丌(其)才(在)晉之才(在)周号爲大族。

古璽彙編3412,戰國
公族。

郭店楚墓竹簡·語叢三14,戰國
自視(示)其所不族(足),益。

郭店楚墓竹簡·六德28,戰國
袒㝃(免), 爲宗族也, 爲倗(朋)(友)亦肰(然)。

秦印文字彙編
公族周。

張家山漢簡·奏讞書18,西漢
南齊國族田氏,徙處長安,闌送行,取(娶)爲妻。

漢印文字徵
族賽私印。

漢印文字徵
南郭族印。

朐忍令景君碑,東漢
遷諸關東豪族英傑。

雁門太守鮮于璜碑陽,東漢
治《禮小戴》,閨族孝友,温故知機。

豫州從事尹宙碑,東漢
秦兼天下,侵暴大族。

元浚嬪耿氏墓誌,北魏
檦名族於西周,炳炎宗於東漢。

胡明相墓誌,北魏
於穆昭儀,資神懋族。

李挺墓誌,東魏
若乃年代氏族之書,人倫當世之事,猶兹達味,不舛淄澠。

竇泰墓誌,北齊
橋木表國,名族題家,食舊接武,載德非遐。

華嶽頌,北周
群望咸族,光賛皇猷。

盧文機墓誌,隋
四嶽啓族,四履開疆。

王世琛墓誌,隋
君出自華族。

盧當墓誌,唐
族姻之内。
《説文》: “族, 矢鋒也。束之族族也。 从㫃从矢。 ”
甲骨文“族”字, 丁山云“从矢, 矢所以殺敵,㫃所以標眾。 其本義應是軍旅之組織” (《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甚是。“矢鋒也”當是假借義。

族,甲骨文作,金文作,小篆作
初文从㫃(yǎn)从矢。裘錫圭説,“㫃”可能是 “旂” 的初文, 故古代表示旗幟意義的字多从㫃。 丁山説,“族”字从㫃从矢會意,“㫃”用以聚衆,“矢”用以攻敵。考古代軍旅或源於部族武裝,故“族” 既指軍旅,也用以指稱部族、氏族、家族、家兵,又引申爲聚合、衆多、品類等義。卜辭、銘文多用軍旅義。提示: 古代軍事組織與家族關係密切,清人八旗制當爲古制孑遺,可作佐證。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古隸典型。參見437.遊字條。

★常◎常


zú表意,甲骨文、金文、小篆从(yǎn)从矢,为旗,是氏族的标志,矢为箭,指武器,隶定为“族”。本义表示同姓氏的人手持武器聚集在一起,共同御敌。(一说表示箭在旗下聚凑,本义为聚集。)引申为宗族、家族、灭族(古代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一齐被杀)、种族、民族、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或人等。
【辨析】
❶以“族”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zú:镞∣cù:簇、蔟∣sǒu:嗾。
❷族/簇/凑/聚 见62页“凑”。

(甲) (金) (篆)
会意字,甲骨文画的是弓箭与旗帜,意思是同族的人拿着武器在族旗下集合。古代兵民合一,一个部族便是一个进攻与防御的武装集团。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镞(箭镞)

簇(簇拥)
蔟(《玉篇》:“蚕蓐也。”)
sǒu
嗾(嗾使)

(zú)

古“鏃”字。矢鋒也。从矢,从㫃。
【按】㫃,音yǎn,旌旗飄揚的樣子。

【析形】会意字。古文字形从(像旗帜之形),从矢(箭)。战旗以集军众,与箭矢的集聚意义相通。
【释义】《说文》:“矢锋也,束之族族也。”本义是箭头,这个意义后来写作“镞”。古代箭镞的携带和存放,都是以固定的数量捆束在一起的,称为束矢。故“族”后来用作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古代同一氏族或宗族的人不但有血缘关系,而且常要在族旗下协力战斗。周制以百家为一族。族亦可指民族,如[汉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后来引申为品类、种类。
【shape analysis】 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ancient character the meaningful parts are the (like the shape of a flag)and矢(箭)(shǐ,arrow). The flag is used to concentrate the army, which is the same as the meaning of 矢(箭).
【original meaning】 The head of the arrow,which is written as镞.

274.趣談“族”字

族,古人族群而居,也以族分群。弓箭是他們的獵具和武器,箭,古稱矢,各族的矢都有自己的標記,至於旗子更是旗幟鮮明,所以旗加矢成族,族是獨有的與衆不同的。民族,中華民族,我們的家園。


甲骨文;金文;

[(旗,意符)+矢(箭,意符)→族(《説文》:“族,矢鋒也。束之族族也。從,從矢。”族,“簇”本字。古代部落,聚居,有自己的旗幟,有自己的矢,矢即箭,平時狩獵,戰時用爲武器。聚居的部落是宗族、家族、民族形成的基礎。古代酷刑〈滅族,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兄弟妻子〉。引申爲事物具有共同屬性的一大類〈水族、語族、芳香族〉。)]
[西漢] 司馬遷 《史記·樂書》:“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同一家族或同一鄉里之間,老少共同欣賞〈音樂〉,無不心平氣和。)

*dzewk

[甲骨]
[金文]
[小篆]《說文》: , 矢鏠也。 束之族, 族也。 从㫃、 从矢。 㫃, 所以標衆,衆矢之所集。(七篇上)
矢為戰爭武器,表示同隸一旗幟下的血族戰鬥單位。

(11画)

【提示】右下是矢,不要错写成天。

*

11画 方部 
(1) 同姓的亲属: ~兄|~长(zhǎng)|家~|宗~。
(2) 民族;种族: 汉~|回~|斯拉夫~。
(3) 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 水~馆|工薪~|追星~|打工~。
(4) 灭族,古代的一种酷刑,将罪犯的整个家族都处死。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3-2024 swrt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