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書法 |
释义 | 書法漢字由若干點畫構成,而表現此點畫,使之美妙生動,則需遵循用筆之法則,即書法。對此研究,肇于 “永字八法”。《翰林禁經》曰:“古人用筆之術,多于 ‘永’ 字取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字也。”爾後,“八法”已不足以表現書法藝術,遂有發展焉。《法書要録》 中輯有 《梁武帝觀鍾繇筆法十二意》,論述“十二法”。迄唐,顔真卿撰有《筆法十二意》,即:平、直、均、密、鋒、力、輕、决、補、損、巧、稱。刻入《聽雨樓帖》,亦刊有 《墨池編》本、《書苑菁華》本。其内容全同梁武帝(蕭衍)《十二意》,惟叙說簡繁與文筆略异而已。北宋朱長文以為此法自古秘傳,武帝得之,傳至張長史 (張旭),長史授法顔真卿,真卿遂撰是編,而近人余紹宋持异議,謂前說實係無稽之談,無异 “優孟衣冠”,此變貌書物,定非魯公所為。元李溥光撰有 《永字八法三十二勢》,録入《雪庵永字八法》。明人高松撰有《變化永字七十二法》,使筆法之論益加復雜。自明李淳 《大字結構八十四法》 問世後,似乎成為休止符。“八法”之論,以顔真卿所言較為典型,他者或更具體化,或係繁言絮說,不足為人注重。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包含45085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字词的释义详细解析,是汉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